“这两年,《光明日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先后两次共策划推出‘劳模家书’系列报道20余篇,可以说这是新一代劳模‘群像’的生动写照,是劳模事迹宣传方式的创新。”日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探寻劳模的精神世界
“劳模家书”系列报道,以一个个劳模的典型事迹,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唱响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
杨冬梅表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劳模家书”系列报道,通过一件件令人动容的小事,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展现了劳模群体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福州火车站福州南站党总支书记王威给儿子的家书中,有着对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人活在世上就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能为别人、为社会做点什么,这就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要谨记。”
“一封封家书,展现了劳模们闪光的精神世界,以及深藏于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杨冬梅说,这种价值观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
挖掘生动的典型事例
我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而劳模正是他们的杰出代表。杨冬梅表示,“劳模家书”系列报道用许多典型的例子,诠释了体现在劳模身上的这种主力军作用。
如在平凡岗位上,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的班长雷鸣的业绩不同凡响,开发“长沙电网报表管理系统”“调度管理优化程序”,编制了《长沙电网调度指令票规范》,主持完成了全省“调控一体化”试点项目,组织开展环网柜二次核相及合环课研究,实施后每年减少用户停电上千次,缩短停电时间400小时,创造经济效益超200万元。
杨冬梅表示,以劳模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可靠基础和强大力量,“劳模家书”系列报道让这种力量不断得到传递。
细微处见精神
杨冬梅说,与过去劳模宣传不同的是,“劳模家书”系列报道从家书这样一个小的角度切入,从细微处见精神,篇幅虽小容量大,可读耐读。
例如在《陪伴25年的信件和麻花辫——“校长妈妈”黄金莲和她的孩子们》一文中,记者写到了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一个坚持了多年的“癖好”——她的麻花辫。为什么这个发型25年不变,原来在孩子们看来,这是“校长妈妈”的标志,那些视力障碍的孩子看不到她的模样,但只要摸到麻花辫,就知道是“校长妈妈”,心里就踏实了。
杨冬梅说,“一束麻花辫,一辈子的爱”,一个小细节,写活了一个劳模校长对残疾孩子博大深沉的爱。
(本报记者 王昊魁 本报通讯员 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