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

    华侨城:迎接“文化+”时代的来临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2日 15版)
    俯瞰华侨城 欧阳勇 摄
    华侨城“甘坑新镇”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欧阳勇 摄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欧阳勇 摄
    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VR过山车 欧阳勇 摄

        作为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运营商,华侨城因为旗下的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景区而全国闻名。然而从今年开始,“主题公园”可能不再是华侨城最显著的标签,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文化旅游小镇及自然景区运营者”。

     

        据悉,继签约四川甘孜州海螺沟景区和深圳龙岗“甘坑新镇”之后,华侨城在四川成都市安仁镇和天回镇的开发项目也将于5月底正式签约。大手笔、快节奏签约自然景区和文化旅游城镇化项目,意味着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进入密集落地期。

     

    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华侨城的成长轨迹,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

     

        1989年,改革开放渐入佳境,旅游市场快速兴起,华侨城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座主题公园——锦绣中华,让国人“一步迈进历史,一日畅游中国”,点燃了中国主题公园市场的第一把火。而后,华侨城精准发力文化旅游业,打造了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一大批全国闻名的主题景区并走向全国连锁,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霸主。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华侨城旅游景区年游客量达3300万人次,大约相当于广州和深圳人口的总和。根据世界主题公园TEA/AECOM的权威统计数据,华侨城已连续两年游客接待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仅次于迪士尼、梅林娱乐和环球影城。

     

        业内人士指出,主题公园是一个完全竞争且野蛮生长的市场,国内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主题公园有300家左右,而真正能实现盈利的只有10%,约70%处于亏损状态。华侨城能够做大做强,靠的是起步早、步伐快、布点广,并将文化元素注入主营业务,形成了七大文化业务板块。这种以文化为核心的内涵生长和外延扩展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

     

        尽管顶着“亚洲第一”的光环,华侨城也并不能舒服地“活在当下”,而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内部看,主题公园投资大、更新及维护成本高,且市场同质化程度高,想要在较长时期内维持高入园率和高重游率难度较大。从外部看,迪士尼、环球影城等洋品牌纷纷“入侵”,万达、长隆、方特等本土品牌拼命追击,再加上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冲击,市场局势变得错综复杂。华侨城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以避免陷入企业成长周期漩涡,被其他企业弯道超车。

     

        据称,华侨城集团旗下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侨城文旅科技”)目前正在研发中国第一代虚拟现实过山车产品,这类产品已经被公认是下一代主题公园的核心设施。每年,华侨城都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欢乐谷等景区的改造升级和扩建。

     

    做一只快跑的大象

     

        如果说开发虚拟现实过山车还只是“防御”行为,那么,投资“甘坑新镇”以及海螺沟景区就是其“进攻”的信号。

     

        以甘坑为例,甘坑拥有纯正的客家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其所处的龙岗区近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功打造了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中百饰创意文化设计园、文博宫、甘坑客家小镇等文化产业“五朵金花”;今年文博会,龙岗区共有13个分会场,位居深圳各区之首。华侨城和龙岗区政府、深圳市甘坑生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甘坑新镇”项目,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华侨城文化内涵,给三方带来共赢。

     

        专家表示,在国外,以文化旅游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运作方式已经有不少成熟案例。比如,法国的鲁尔区从一个污染严重、落后的旧工业区,通过文化科技改造,成功转型为商业文化消费区;再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通过发展娱乐产业,将不毛之地变成了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企业和项目所在地能够实现共赢。

     

        其实,华侨城谋求外部文化资源,尤其是具有唯一性的自然景区资源,并非最近才开始的举措。2015年以来,华侨城曾接触安徽黄山景区、河北秦皇岛、广西桂林以及海南三亚等地的主管部门,以求促成景区开发合作项目。去年4月,华侨城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获得授信额度200亿元;5月,华侨城正式以2.65亿元注资成都文旅股份,该公司旗下经营中国纬度最低的天然滑雪场——西岭雪山以及索道、酒店、森林公园等,注资后华侨城成为其第二大股东;10月,华侨城运作文旅科技公司登陆新三板;11月,华侨城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了招商局集团自贸区板块整体上市配套增发,成为新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与此同时,华侨城积极加强在北京、南京、宁波、顺德等地的资源储备,入股成都文旅股份获取优质景区资源,并于今年4月份正式与甘孜州政府签订海螺沟景区开发协议。

     

        以上举措表明,华侨城已经为大象快跑、大举进击在资本、资源方面做了全面“铺路”。

     

    绘就“文化+”蓝图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华侨城新时期战略部署逐渐浮出水面。未来数年,华侨城战略重心将转入“文化+”。这个“+”,不仅要加华侨城最熟稔的旅游业,还要与互联网、金融、科技、城镇化等相关产业进行深度嫁接和融合。其中,“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会是华侨城发力的主要方向。

     

        以刚刚签约的“甘坑新镇”为例,按照规划蓝图,华侨城将向“甘坑新镇”输入其所擅长的资本、创意和管理,将传统城镇改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小镇,以带动“文化+”相关科技、旅游、商业、生态、农业、教育、家居等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根据公开资料,华侨城为“甘坑新镇”规划了五大功能区,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培育等多项业务。三五年之后,当人们来到“甘坑新镇”,所看到的不仅有风情浓郁的客家社区,还将有美术馆、文献馆、虚拟现实体验中心、传统文化产业基地、生态观光农业等。在这里,华侨城不仅是投资者,也是运营管理者、金融及相关服务提供商;小镇居民不仅是普通住户,也是相关产业的运营者;八方来客不仅是外来的消费者,也是部分产业的投资者以及当地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在这里,各方的文化属性得到包容,并相互融合,文化之花大开大合、自由绽放。

     

        事实上,“文化+相关产业”发展模式,早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共同趋势。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高达50%~60%;在国内,这个数值还不到20%,但已有许多成功的尝试和案例:“文化+旅游”模式,有乔家大院和平遥;“文化+科技”模式,有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文化+城镇化”模式,有安仁博物馆小镇;“文化+金融”模式,有北京盛唐时代将影视作品版权,通过文化基金运作,与资本市场嫁接,完成证券化的过程;“文化+餐饮”模式,有西安亮宝楼;“文化+酒吧”模式,有深圳合纵;“文化+茶道”模式,有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万里茶道等。“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以形成数字创意等五个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文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华侨城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与生动、多元的民俗地域文化相碰撞,必将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成就更辉煌的未来。

     

        (本报记者 陈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