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鹏城芳菲斗艳。深圳又一次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
近年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输出的重要窗口,为文化立市奠定了产业基础。
“组合拳”出击
——制度政策“给力”又“给利”
4月16日,深圳华强方特集团第18个高科技主题乐园“方特东方神画”在浙江宁波开园。女娲补天、梁祝蝶恋、鹊桥相会,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经过AR、VR、超感体验包装,备受推崇。
华强“方特欢乐世界”2014年8月在伊朗开业,成为当地旅游热点。中国也由此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整体出口主题公园的国家。华强连续6年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华强方特总裁刘道强认为,深圳用政策规划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为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企业可以专心做事。
深圳先后出台《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原创内容薄弱、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和投融资瓶颈约束等关键问题。从2011年起,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2015年,59个原创研发项目获专项资助3969万元,111个项目获贷款贴息资助9999万元。
“十二五”以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一直以高于同期GDP的增速发展,2015年实现增加值1757亿元,比2010年增长142%,占GDP10%。
产业集聚
——园区助力可持续发展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总经理刘洪杰告诉记者:2015年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全园产值112亿元,同比上升24.4%。截至2015年底,总资产突破千亿元大关,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
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旧厂房。华侨城将旧厂房改造成融创意设计、当代艺术、先锋音乐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
园区引进创意设计公司、艺术家工作室、建筑家居、动漫等230多家机构,集聚优势和全产业链作用显著,成为国内创意型产业最活跃的集中地之一。
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日渐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态势。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交相辉映的还有深圳文化创意园、南海意库、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等。
截至目前,深圳形成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62个,涵盖了动漫、游戏、设计、出版等领域。
创新驱动
——内生动力蓄势突破
随着市场日趋活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转型提上日程。
今年1月,《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发布,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新的目标和定位——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之路。
华强方特2001年成立时,还只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团队。经过15年努力,已经成长为创、研、产、销全产业链运营和出口企业,市值达177亿元。
华强方特的崛起得益于创新。2008年,国内动漫还普遍采用手绘等传统制作方式,华强率先采用了无纸化动画生产线,开发了动画数据管理系统,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迅速占领市场。
深圳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以2013年财务报表为标准,903家重点文化创意企业资产总额2582.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698.82亿元,增加值534.61亿元,纳税96.56亿元;百余家文化创意企业年营收超亿元,其中20家超10亿元。
融合发展
——“文化+”进入产业蓝海
“深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找到了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即‘文化+’。深圳的文化产业一开始没有就文化论文化,而是主动将文化和其他业态嫁接。”国务院参事、深圳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这样认为。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周平告诉记者,华侨城提出了“文化+旅游+互联网”发展模式和“旅游+互联网+金融”补偿模式双模式驱动战略,以“文化+”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深圳设计异军突起,在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展中崭露头角。目前,深圳有各类工业设计机构6125家,其中工业设计专业公司565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洛可可设计在英国伦敦开设分公司,TTF在法国巴黎成立高端珠宝品牌总部。以“深圳品牌”“深圳设计”为代表的“中国创造”已成为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劲旅。
(本报记者 党文婷 严圣禾 李亚彬 雷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