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一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文学社,逆着贫困的荆棘旺盛生长,成为众多优秀作家、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但你无法想象,它的诞生地,位于乌蒙山腹地的昭通市,却极度落后,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
2011年7月22日,昭通市“星火文学学会”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的民间文学团体,其成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是文学创作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会长刘绍青,就职于昭通市纪委,他怀着一腔热忱四处奔走,组织文学活动;在市委宣传部工作的王嫣霏,工作之余,竟孜孜不倦地写出35万字的文学作品;镇雄县青年教师王丹丹已是新生代诗人的代表……
作为文学创作者,笔端的力量何处来?近日,记者深入“星火文学学会”,寻找答案。
紧贴乌蒙大地,寻找创作源泉
在昭通,不少文学爱好者处境艰难,别说拥有自己的书房、电脑,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昭通人性格刚毅,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有积极乐观的创作心态。据不完全统计,星火文学学会的多名成员已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大量的作品,并出版或主编各类著作30余部。王丹丹荣获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王钱军散文诗《醉美小溪水》获得中国十九届草原诗歌优秀奖……
发作品,赛征文,拍视频,搞研讨,开展校园文学活动……文学会的活动可谓有声有色。他们坚持编辑出版刊物,致力于提高会员们的创作水平。以办《星火》季刊和文学报为主,迄今为止,文学会已出版《星火》季刊13期、文学报15期,出版《薪火传承》(内刊)1部,公开出版《昭通文学发展道路初探》1部,累计发表各类文学作品700余万字。2014年度和2015年度,分别被中国内刊协会授予“好杂志”特等奖荣誉称号。通过星火网站和博客,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文会友,以文促文。目前,博客访问量超过60万,网站访问量已突破80万。
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文学活动,学会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2014年8月3日,鲁甸县龙头山境内发生6.5级强烈地震,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地震发生时,正在龙头山镇天生桥采风的万国超等6名文学会成员,迅速组织起来,积极参与救灾;副会长张宝云赶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星火会员杨大勇、杨永红、何群、陈芳艳等人通过不同方式为灾区筹集到价值近20万元的物资,并亲自送到灾民手中。
一个民间文学团体,为何能如此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无疑,昭通厚重的历史文化,磅礴的山川河流,多元的民族文化,乌蒙山艰苦的生存环境,为这里踊跃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
“昭通的大多数作家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农村,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都对磅礴乌蒙、神奇昭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590多万昭通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着切肤之爱和切肤之痛。”原任昭通市委书记、现任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刘建华这样评价,“大家坚持深入生活,以高昂的激情、生动的笔触,用文学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用文学反映变化。这样贴着大地行走的文学发展道路,使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各方汇聚,传承昭通文化
文学队伍的发展壮大,光有创作热情就够了吗?政府的因势利导和扶持,无疑也是文学创作及文学队伍发展的重要保障。昭通市委、市政府不仅把推动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列入当地发展重点规划,而且还筹资200万元建立奖励基金,用于颁发两年一度的“昭通文学艺术成果奖”,专门用于奖励坚守本土的作家作品。市委市政府还出面协调筹措了150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13亩、建筑面积4530平方米、有别墅式创作室36套的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为一个地级市的作家、艺术家建立创作中心,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一创作中心建成后,不仅为昭通作家服务,也为全省、全国知名的作家、艺术家提供创作服务;获得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昭通作家,则享有终身居住权。
为壮大学会力量,扩大学会影响,星火文学学会坚持会员推荐、广泛吸纳的原则,多方吸收各行各业的优秀文学爱好者和业务精英入会,团结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并利用网络积极组建高校星火分社,会员遍及全国各地,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广州大学等高校也有星火会员。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会员1100人,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星火文学学会会长刘绍清对记者说:“近年来,学会切实发挥了民间文学团体的宣传、推广、交流平台作用,成为联系国内文学名家的渠道,大力宣传了昭通及昭通文学,高度体现了昭通人的文学精神,实属不易。学会的会员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必将成为传承昭通文学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任维东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