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劳模家书

    “得吃苦,才能开出路”

    ——张成一家的铁路梦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蒋素娟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1日 04版)

        “妈,我现在在山东,身体挺好,工作都顺利……”电话里,中铁五局二公司制梁作业队队长张成正向老母亲报平安。通话结束后,他对记者道:“由于工作忙,在家时间少,平时工作地点和时间不固定,只能通过电话和短信与家人联系。”

        今年50岁的张成在家时间的确少——参加工作24年来,每年在施工一线300天以上,18个春节在工地度过。20余座大桥、6个梁场、制梁2000多片,是他对铁路事业的满腔热爱。于张成而言,建桥修路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想,更是对父亲事业的传承。

        “父亲张泽华是中铁五局的老工人,他走遍大江南北,是建桥修路的行家,我们家与铁路有缘。”1986年夏天,初中毕业后的张成去父亲所在工地探亲。烈日下,数不清的黑皮壮汉,齐刷刷喊着号子,挥动撬棍,拉着铁轨,整道对接。“这场面把我震撼了,我要跟父亲一样,做个铁路人。”张成下定了决心。

        3年后父亲因病去世。那时张成刚进入工地学习,病重的父亲在电话中提醒他:“修路架桥不容易,得吃苦,才能开出路。”就这样,张成带着父亲的嘱咐辗转全国各地,从中铁五局二公司普工、施工员、领工员到制梁作业队队长,从达成铁路、株六复线、青藏铁路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在他的脚下,无数天堑成通途。

        “妈,我到格尔木报到去了,不要担心。”前往格尔木当天,张成给母亲打电话,仅仅说了这一句话。2002年,公司中标青藏铁路二十七标,张成毅然请求上高原,工地就在格尔木。对年迈的母亲来说,“格尔木”是陌生的,但真实的情况从当地民谣中可见一斑:“过了昆仑山,如进鬼门关,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工地海拔最高超过50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被称为生命禁区。

        “头痛,喘不过气,眼冒金星,两腿灌了铅似的。”报到第一天,张成去熟悉工地,从昆仑沟到南坡特大桥共4.6公里,他走了3个小时。回到项目部,他挂起了吊瓶。那段时间,张成经常别着两个对讲机协调三座桥梁的施工,最忙的时候不回宿舍就在罐车上睡两三个小时。

        后来母亲还是知道了,格尔木在祖国的大西北,距离自己2000余公里,儿子是上了高原,去建设世界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铁路了。再打电话时,她叮嘱:“你父亲和你都这么爱铁路,你是去为国家作贡献,一定要把工作做好,要争气,注意安全。”

        没说几句,母亲就哭起来。张成只好安慰母亲:“我在山下工作,风景美,您放心。”2003年,张成主管的三座桥因外观整洁、质量过硬获得局样板工程称号;同年,他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

        文化程度不高的张成买来许多高铁施工的书,在施工现场边学边干,硬是打造出高铁时代的“梁场样本”:常州梁场被京沪公司评为首批“绿牌”梁场;成绵乐客专德阳梁场被评为高铁梁场的样板;京沈客专朝阳梁场刷新了股份公司多项纪录;他牵头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研究成果为梁场节约成本近百万元,多项发明及工艺在公司全线推广。位于衡阳市珠晖区龙家坪的中铁五局二公司召开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时,工会主席曹波这样评价:“他不仅甘于坚守艰苦的工地,还善于在实践中摸索创新的经验,工作标准非常高,这种一丝不苟、专业耐心、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而他们父子相继的事业,正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铁路精神’的传承。”

        子承父业,是张成的梦想。去年4月,作为全国劳模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时,张成给儿子发短信:“做我的接班人行不?”儿子的回复令他欣慰:“好。我想学土木工程,希望将来能成为像您一样的‘铁军’。”

        “我们家三代人都有一个‘铁路梦’。去年儿子考上大学真是读土木工程,将来有机会,我真想亲手带他一程。”张成的语气中透着传承的幸福。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蒋素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