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由十三月唱片策划的“新乐府”项目,让昆曲、京剧、评弹等领域的艺术家与流行音乐人跨界合作,把现代音乐元素融入传统唱腔唱段,吸引那些对戏曲敬而远之的年轻人——

    传统戏曲可以这样“打开”

    作者:本报记者 杜羽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11日 09版)
    上海评剧团副团长高博文表演评弹。资料图片

        以演出粤剧而闻名的香港新光戏院有一个规矩:演出前,有多少位坐轮椅的观众入场,就拆掉前排的多少个座位。入行20年,广东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彭庆华眼看着观众慢慢老了,戏院前排的座椅越拆越多。他想,如果再没有年轻人来看戏,自己退休时,这里也许就满是轮椅而不需要座椅了。

     

        2016年初,彭庆华加入“新乐府”项目。由十三月唱片策划的这个项目,吸引了来自昆曲、京剧、评弹等领域的艺术家与流行音乐人跨界合作。传统唱腔、唱段,水袖、身段,依然原汁原味,不同的是,音乐人根据不同唱段的特点,将吉他、小号、大提琴等现代乐器的旋律融入其中,使得“传统”与“现代”的界限模糊,吸引那些对传统戏曲敬而远之的年轻人。日前,五张“新乐府”唱片《幽游》《腔调》《调戏》《须弥》《春遇》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彭庆华与电子乐制作人联手完成的粤剧名段《帝女花·香夭》就在其中。他相信,“新乐府”是帮助年轻人“打开”传统的一种正确方式。 

     

    相加相融,传统释放活力

     

        “新乐府”并不是彭庆华走近年轻观众的第一次尝试。2015年,他主演了由网络游戏改编的粤剧《决战天策府》。在演出现场,“新乐府”策划人卢中强发现,在通常被认为是票房低谷的周二晚上,戏院里坐满了年轻人,叫好声不亚于火爆的歌星演唱会。戏院经理告诉卢中强,平日里演出一场折子戏的票房通常不过五六万元,而那天《决战天策府》的票房超过30万元。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决战天策府》成为2015年度中国传统戏曲票房第一名。

     

        “传统的东西不是没有魅力,只是过去没有找到恰当的推送渠道、‘打开’方式。”彭庆华说,和粤剧《决战天策府》一样,“新乐府”也是在探索如何吸引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在这个平台上,代表传统的戏曲演员和代表时尚的流行音乐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过去很多人做传统戏曲的创新,或者在乐器上做叠加,或者在人数上做叠加,貌似变得很热闹,但还是圈内的自娱自乐,老观众不觉得好,年轻人也觉得没啥意思。”上海评剧团副团长高博文认为,“新乐府”从音乐的角度上对传统音乐进行诠释,意义不凡,“以我参与的评弹来说,‘新乐府’的版本既有节奏的把握,也有一些洒脱的演唱,把评弹固有的内涵释放出来了,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而没有做到的。”

     

        不仅是传统戏曲希望唤回喜欢时尚的年轻观众,流行音乐人也渴望在传统中寻找属于中国人的音乐灵感。音乐制作人侯珺硕注意到,西方的很多电子音乐作品,都受到爵士乐或者西方民族音乐的启发。“中国有这么多传统曲种,为什么电子乐不能玩出新鲜的东西?”在“新乐府”中,侯珺硕选取了京剧《空城计》《定军山》中的两个唱段,用电子乐的乐器为之伴奏。在他看来,“新乐府”也是在为流行音乐寻找新的方向。 

     

    原汁原味,只传播不颠覆

     

        “新乐府”在传统唱段中加入那么多现代音乐元素,老戏迷会认可吗?

     

        “加入‘新乐府’前,我是有这种顾虑的。”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龚隐雷说,是戏迷的鼓励使她打消了顾虑,“他们觉得,我唱的还是原汁原味的昆曲,只是音乐节奏融进前卫的理念,一点儿都不矛盾,而且最传统的昆曲和最先锋的音乐之间,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

     

        与很多喜欢“颠覆”传统的先锋音乐团体不同,在“新乐府”项目中,流行音乐人对传统都充满敬意。在侯珺硕看来,传统戏曲需要有一代代艺术家一板一眼地接续传承,“新乐府”的目的不是改变传统戏曲,而是要以更通俗的形式把更多人领进传统文化之门。“新乐府”音乐总监陈伟伦表示,“新乐府”要做的不是娱乐化、市场化的唱片,而是要把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流行音乐人聚合到一起,共同挖掘传统中的“正能量”。

     

        “假如请出600年前的观众,我们可以演一场600年前的昆曲给他们看。可是如今600年前的观众不在了,我们面对的是600年后的观众。”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昆曲演员柯军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昆曲起源的时代相比,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欣赏传统昆曲时难免会产生距离感,“新乐府”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让昆曲更加贴近当下的生活。

     

        “哪怕只有十个年轻人因为喜欢‘新乐府’,再反过来听听传统的戏曲,成为我们的‘粉丝’,我们就非常满足了。”高博文说。

     

        (本报记者 杜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