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于祖国版图“雄鸡之冠”的内蒙古军区“伊木河模范边防连”的官兵来说,这个冬天比以往都漫长,不是因为奇寒,也不是因为时值立夏还依然冰封的道路,而是因为他们至亲至敬的连长杜宏永远地倒在了哨所山脚下。
2015年12月30日下午,杜宏在前往哨所突击检查途中,因天气严寒,雪大路滑,山路陡峭,从陡坡上滑落摔伤,经抢救无效牺牲,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
从军13载,戍边11年,杜宏将青春与汗水、鲜血与生命都献给了伊木河边防连这个有“雪域孤岛”之称的偏远连队,诠释了北疆卫士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把连队当“家”
伊木河边防连地处大兴安岭深处,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南岸。来过连队的人都知道,这里极寒冷,最低达零下57摄氏度,全年无霜期仅80天,每年大雪封山4个月,方圆百公里无人烟。在这里戍边守防,寂寞是最大的敌人。然而,杜宏主动选择伊木河。
2002年冬天,18岁的杜宏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对边防的向往参军入伍,从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来到千里之外的北疆边防。杜宏的舅舅是一名优秀的边防军人,曾被原北京军区授予“模范边防连长”荣誉称号,从小听着边防连的故事长大的杜宏,最向往的地方就是舅舅曾经驻守过的、嘴里说得最多的那个伊木河。
新兵下连时,杜宏主动申请去了伊木河边防连。他在伊木河一干就是5年,执勤巡逻走在前,站岗放哨争着上,军事训练拿第一,脏活累活抢着干。因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杜宏被保送到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习深造。
在军校的两年,虽然身在内地、校园,杜宏的心却从没离开过边防,没离开过连队和战友,他一有空就给连队打电话问这问那。军校毕业前夕,在杜宏的心头,一边是回到父母身边,尽自己作为独生子的孝道;一边是回到北疆边防伊木河,尽自己作为戍边人的职责。最终,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熟悉的营房、熟悉的战友、熟悉的边境线……当杜宏再次回到连队见到战友们时,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终于回家了。”
训练比武创一流
伊木河边防连管段100多公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情况复杂,控边任务十分繁重。杜宏带领连队官兵苦练军事技能、提高实战本领,在边关哨卡锤炼雪域精兵的血性担当。
刚入伍的时候,杜宏的身体条件并不突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给自己开起“小灶”——每次跑步都要系上沙绑腿、穿上沙背心;做俯卧撑,在背上绑了两块砖头;手榴弹投掷,每天至少甩上七八十枚教练弹。经过一番苦练,新训结业考核时,杜宏获得3项第一、1项第二。
2011年全团建制连军事技能比武,伊木河边防连第一次与其他连队正面交锋,由于连队部分军事训练尖子调整到其他连队担任骨干,刚刚担任连长不久的杜宏背负着巨大压力。为了争当第一,杜宏带着战友连续一个多月摸爬滚打,泡在训练场。比武期间,杜宏一个人参加了全部20项比武中的13项,勇夺7项第一,和战友一起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旗子扛回了连队。
“执勤就是战斗”
“边境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这句口号写在连队的墙上,更刻在杜宏和战友心中。
杜宏把边防执勤视为立身之本。他经常结合部队驻地地形地貌及边境实际情况,设置几个险局,让官兵临机处置,检验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大家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置边境情况的能力。每次带队巡逻,无论天气如何变、道路有多险、困难有多大,他都坚持不留死角,像守护生命一样守卫着管段的安全,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着界碑的尊严。
连队管段的界河里,有许多稀有鱼种,有的市价达到每公斤400元以上,宁静的界河被不法分子视为发财福地。他们使出各种招数,想让杜宏网开一面。2011年10月,杜宏发现界河边有私捕乱捞的痕迹,经过一个星期的搜索巡查,终于将不法分子抓获。“渔老大”悄悄把杜宏拉到一旁,拿出厚厚的一沓钱说:“连长你给个面子,这些都是你的,咱们一起合作、一起发财。”但杜宏断然回绝,将不法分子交给了当地派出所。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刘国顺 王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