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事业,也是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团结的重要途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作为我国慈善领域的基本法,不仅为整个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必将为人心向善、人人参与慈善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在公众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人民出版社于4月5日推出由深度参与该法草案起草、审议与制定全过程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解读与应用》,为渴望了解、学习和应用慈善法的读者及时送上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首先,该书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前瞻性。解读各章法律条文的作者均是向法律起草、审议机关提供过17份专题研究报告并紧密跟踪立法进程的“慈善事业立法研究”课题组成员,因此对于慈善法有着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当慈善法二审稿将慈善信托一章撤掉后,本书主编郑功成教授向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慈善信托在慈善法中的合理定位”专题报告,明确主张慈善信托应在慈善法中单独成章,这一意见最终被采纳。再如,本书对于慈善组织终止的解读不仅分析了法条的含义,而且对其程序也进行了归纳,充分考虑到了慈善组织实际工作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指引性。
其次,该书对慈善法进行了立体的全景式解读,而非单视角的线性解读。纵观全书,不仅有对所有法条含义的解释,而且还有对立法背景、立法过程中不同观点分歧和最终法律回应的介绍。例如,慈善法第60条关于慈善组织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问题一直都是慈善立法的争议焦点,也是慈善组织最关心的问题。本书从慈善组织运用财产的原则入手,说明了法律对慈善组织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进行规制的必要性,介绍了该法条的立法背景和立法争议,然后分三个层次即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其他慈善组织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支出和管理费用可以约定等进行了深度解读,明确提出了它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的区别,并对慈善法出台后该法条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见解。系统化的立体解读让读者看完后既可知其然,也可知其所以然,这无疑对实践和研究工作都大有裨益。
再次,做到了学理解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也能够接地气。学理分析通过采用法学通常的解释方法,如文义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等,最终达到把握立法宗旨、忠实立法精神和法条原义的目的。案例分析则是用慈善领域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法条的适用性。本书共选择了42个独立案例,采用旧案新评等方式进行了分析。例如,关于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本书援引了社会影响力大的“美国妈妈联谊会诉丽江妈妈联谊会”一案,通过该案的评析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到慈善法关于慈善捐赠财产用途规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读者领会到慈善法关于捐赠财产使用管理的立法精神和规范含义。
慈善法的颁布开启了我国慈善事业的法治化时代。只有真正了解和理解立法的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守法、用法、执法和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解读与应用》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权威读本。
(作者为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