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方去年达成的网络安全共识,5月,中美将召开网络空间国际规则高级别专家组首次会议,共同探讨适用于网络空间的国家行为规则及相关国际安全问题。2015年9月,中美领导人就网络安全合作达成重要共识,经过半年多来的共同努力,各项共识稳步落实推进,双方网络关系正趋于缓和。此次专家组会议,不仅将增进中美在网络问题上的双边互信,更有利于推动国际网络空间规则制定进程,展现中美负责任网络大国的担当。
中美都希望以国际规则维护网络空间稳定。网络空间不是“蛮荒的西部”,也并非完全排斥国家主权的“公地”,中美两国政府对此观点一致,都认为国际规则是实现网络空间稳定的根本保障。2011年,美国《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提出,美国致力于制定公认的国际协定与新标准,加强网络安全的同时维护自由贸易和信息自由流动。同年,中、俄等国向第66届联大散发“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呼吁各国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欧洲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后逐步建立的主权平等国际法原则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基于此共识,2015年7月,中、美等国推动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UNGGE)达成报告,一致确认国家在网络空间具有主权和管辖权。
中美网络空间规则磋商推动双边互信建设。网络争端一度成为中美关系的热点,更多源自双方对网络新领域的恐惧和误解,而猜疑又迅速传导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传统双边领域。据美国兰德公司报告的说法,由于没有共同认可的行为规则,中国将美国视为利用规则谋私利的“伪善者”,美国则把中国看作崇尚权力、轻视规则的“怀疑论者”。这种认知一旦固化,中美互信建设将更加困难。推进网络空间规则合作,拓展双边互信,中美必须充分认识并尊重双方在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方面的差异,推进务实协商而非进行盲目的政治指责。由于发展阶段和国情不同,中美存在诸多网络空间规则分歧,但分歧的核心是政府在网络治理中的角色地位。这决定了中美不同的网络治理模式:中国倡导通过联合国框架,政府在网络空间承担更大责任;美鼓吹限制政府权力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当前,中美网络争端更多来自美国对中国治理模式的全面否定和抵制,而中国对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则开放与宽容得多。因此,推进中美基于规则的互信,中方要更系统、全面地向外界阐释其治理模式与理念,美方也要对中国治理模式给予真正的理解。
中美网络空间规则磋商引领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进程。网络空间规则缺失的不仅是中美关系的难题,也是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议题。美国是网络强国,拥有最先进的网络管理和技术水平;中国是网络大国,占据庞大的网民和市场规模。因此,中美网络规则磋商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困扰国际社会的网络治理难题。若中美就网络空间规则取得成果,一方面,可以促进网络空间团结,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国平台、地区组织,两国共识可转化为国际成果,推动国际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