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贵州的省外游客数量猛增41.5%,而旅游投诉却直线下降。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旅游软环境,助力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
文明在细节上闪光
今年4月,贵安新区的平坝樱花节异常火爆,20天吸引了100多万人次。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部署了六大行动,把重点放在提高文明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每个细节上。一是“行之顺心”,抓好高速、铁路、空港等出行环节。二是“住之安心”,提高宾馆、酒店、乡村旅店等接待环节。三是“食之安心”,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四是“娱之开心”,规范旅游演出市场,提升“多彩贵州风”品牌。五是“购之称心”,加强旅游商品、广告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六是“游之舒心”,推进旅游服务规范化,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展文明景区创建,评选“最佳导游”“最佳文明旅行社”“最佳文明景区”。通过扎实推进六项行动计划,把文明旅游的要求落实到全链条各环节,让旅游变得顺心、安心、放心、开心、称心、舒心。
文明在每个人身上
“五一”小长假前夕,贵阳市民桑庄重在大型户外“文明旅游倡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是来参加贵阳市乌当区举办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的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志愿者们随后上门与餐馆和宾馆的经营者交流,引导他们对来贵州的游客做到热情接待、文明服务,承诺让游客在贵州感受到“住得安心、食得放心”。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州大力发动全省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实现多彩贵州“处处是环境、人人是形象”,切实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开展文明旅游“地毯式”全媒体宣传,长流水不断线,常态化有热潮,在全省大力倡导文明旅游理念。二是开展文明旅游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行动,引导群众树立“人人都是贵州形象”的主人翁意识,时时处处做文明有礼贵州人。三是立破并举,围绕旅游不文明行为,开展不满意问题征集,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违法缺德行为的惩处曝光力度,强力破除不文明旅游陋习。四是把“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测评体系,形成文明旅游和各项文明创建之间的良性互动、成效叠加,实现“处处是环境”的生动局面。
文明在制度中提升
随着贵州在西部省份中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旅游业的“春天”也呼之欲出。如何通过旅游服务的“大提升”促进旅游生产力的“大释放”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大旅游”战略的关键一招。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认为,要坚持安全至上、方便至上、游客至上,一手打造优质景点景区,一手构建优质旅游服务体系。通过“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的制度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让游客感受到贵州景观在提升、服务在提升、文明在提升。
贵州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朱文东介绍,在推动建立“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长效机制过程中,他们一是继续强化责任落实,通过每月召开一次“9+1”现场推进会,交流推广经验,列出问题清单,形成整治风暴。二是继续强化督查考核,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考核机制,在8月、12月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定期会商重大问题,实现督查整治常态化。三是继续强化协调推进,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各部门资源,推动六大行动全面开展,切实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助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
(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