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9日 星期五

    建立大学与社区的非遗传承互动模式

    作者:乔晓光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9日 12版)
    浙江东阳卢宅营造技艺传承人吕雄心的作品(局部) 张冬萍摄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木雕传承人班杰军的面具作品 张冬萍摄

        2015年4月,文化部非遗司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开展了以“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为主题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试点工作。2015年11月-12月,中央美院又完成了第二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的工作。两届共完成58名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研培,涉及到非遗传统美术及传统技艺的六个类型:剪纸、刺绣、漆器、木雕、玉雕、建筑营造。58名优秀中青年传承人带着自己本民族社区的技艺经验与文化传统,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和美院师生共同探讨本领域的传承和可持续问题,探讨传统艺术进入现代社区生活的途径与方法。

     

        文化部非遗传人的研培计划为不同民族社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也为高校的非遗社会化实践与专业化信息服务带来了挑战。

     

        让大学和传承连接起来

     

        文化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研习培训,使大学和非遗的传承联系起来。当下非遗传承的社会问题,如非遗的老龄化、传人的年轻化、文化的流变以及文化可持续传承等,都成为研培工作的焦点。大学如何在国家非遗保护事业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社会作用,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曼谷召开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生学位课程发展区域论坛”,把教育与非遗课程的议题提上日程,同时教科文组织更强调大学对区域性非遗保护的作用,对社区非遗的尊重及关注,以及大学教育对亚太地区文化与语言多样性的尊重。亚太地区的高校都对本区域社区非遗活态传统的现状及可持续传承给与了高度关注。

     

        大学代表着主流文化的知识体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领域上的认知、研究与创造的能力;尤其大学作为青年群体的集聚地,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认同,以及在遗产相关知识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专业实践能力也代表着国家遗产事业发展的未来。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自2002年创建以来,正是在对多民族社区持续不断的基础田野调查中,摸清了中国少数民族剪纸的家底,完善了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剪纸的文化档案。这应当是大学与社区非遗持续关联的一个独特个案,也为研培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知情、知艺、知辩

     

        中央美术学院的研培试点课程包括交流与教学、创作实践、成果展示三个部分,以“知情、知艺、知辩”为教学宗旨,即文化要知情、技艺要知艺、发展要知辩。“知情”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让传承人意识到自身非遗门类背后地域性文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做文化的“知情人”和“持有者”,这也是“知艺”与“知辩”的基础和前提。“知艺”是倡导传承人秉承上一辈传人精湛的传统技艺水平,能保持本社区技艺传承的代表性。“知辩”即在文化持有与技艺精湛的基础上,面对社区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新时期,辩证地对待传承与创造的可持续之路。

     

        “三知”的概念同样也适用于培训高校,研培过程也是高校非遗学科专业发展的自我开拓过程,高校同样要对多民族社区非遗的文化传统“知情”、要了解文化禁忌。同时对非遗的传统手工技艺要了解、要有对技术与民艺品质的判断能力和甄别力,要知道传统技艺的评价原则。要能辩证地对待继承与创新,要以社区的社会发展需求为主体,尊重和发挥传承人的才能和潜能。

     

        文化多元、类型丰富的非遗传统,其文化内涵与技艺传统独成体系。活态文化的传承,是农耕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遇上的前所未有的新课题,这就需要大学在提升田野与研究能力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现、寻找民间社区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法,在与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研培互动实践中,发挥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传承中的社会作用。

     

        让传承更加传统

     

        在中央美院的研培试点工作中,相关文化课程为传承人带来了新的文化视野和国际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经验,以开阔传承人的眼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学院相关专业学科对其所代表的非遗传统的认同与高度的赞赏,使非遗传承人增强了对自身传统的再认识与坚持传承的信心。传承人带来的非遗资源,也为在校学生打开了一个活态的艺术新天地,为学生们的艺术学习和创作带来了灵感。正是在这种比较中,传承人认识到了自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坚持传承的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从徐悲鸿院长那一辈开始就有尊重民间艺术的传统。学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建了民间美术系,就是希望把来自乡村社区活态文化的民间艺术资源引进高校,融进学院的教学及艺术创作的血液中。朝向民间艺术的尊重与采风学习,已成为中央美术学院一个教育教学传统。这次研培工作实际就是社区和大学的对话,传承人把活态的文化知识和技艺传统带到了大学的课堂上,传承人就是最好的老师。中央美院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影响和感动了学院里的师生,也感动了传承人自己。木雕组白马藏族传人班杰军在非遗传人进课堂的互动实践中,得到了美院师生对其民族艺术高度的尊重与赞赏,他看到了自己坚持传承的意义。在得到尊重的传习情境中,传承人们更加珍惜尊重自己社区的传统,因为这个传统蕴含着更长久的未来。

     

        创造性传承与现代社区生活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以及互联网时代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态,使非遗依附的社区文化生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给非遗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国的文化遗产已进入到渐变与突变交织的时期,“创造性传承”已成为当今非遗传承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创造性传承不是另起炉灶和从零开始,而是一种文化的新旧交替和传承人的新老接替,是一个文化适应与再创造的过程。创造性传承即是为社区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寻找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尤其要应对那些社会突变因素带来的传承问题,这种情境下的文化适应更需要创造性地寻找存活与发展的新方式。

     

        对于那些多民族的节日习俗文化和礼俗文化,传承的发展需要由民间社区民众意愿的文化选择决定;而对那些依托于商业流通领域和日常生活实用价值的手工艺类型,创造性传承可能更多来自于社区新生活的需求以及个体传承人艺术才能的发挥。来自广西柳州侗寨的韦凤仙,带着自己传承实践的难题与创业的希望参加了培训。她说,这次培训不仅让她认识到自己擅长的刺绣要好好传承,也懂得了村寨里传统剪纸的文化价值。她表示,回到家乡,在带领村上的妇女传承刺绣的同时,也会去学习剪纸,并组织妇女更大胆地寻找发展的机会。

     

        高校相关学科建设滞后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遗产大国,但高校的文化遗产专业发展与之并不匹配,在文化遗产尤其是非遗相关学科建设方面是滞后的。文化多样性的非遗作为知识体系应有的文化尊重还没有完全实现,高校对非遗作为知识体系的接受还没有真正开始。

     

        高校在非遗学科与科研方面滞后的现状,给国家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带来了被动。正如东阳传统民居营造传人吕雄心所说,目前的“非遗进校园”还未全面系统地深入到非遗保护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也就无法让传承进入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基层社区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关濒危文化遗产类型的抢救与基础研究,都有待大学的积极介入,并承担起当下文明转型期应有的文化使命。后续五年的研培工作也是大学发展非遗相关专业学科的机会。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使许多乡村消失了,而以生活为载体的许多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虽然,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传下来,但是具有文化艺术独特价值的非遗类型可以进入教育传承的渠道中。在中国这样的文化遗产大国,大学不仅是非遗的教育传承之地,也可以成为有当代价值的“非遗”文化物种的“活态博物馆”,如:剪纸、造纸术、木版雕版术、活字印刷术、印染、陶瓷、民间建筑营造等许多非遗手工艺传统,都可以成为大学新的知识资源和实践的文化艺术类型的课程。尤其文化遗产地的高校,与非遗传承社区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学习是非遗传承不可忽视的可持续模式。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