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厂蔬菜生产不靠太阳,在红、蓝、紫人造光源下茁壮成长;机器人采摘、嫁接等代替人工,智能化管理蔬菜……4月20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处处可见的前沿科技让来自河南的王先生兴奋不已:“大老远逛菜博会,就是冲着新种植技术来的。”
寿光菜博会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六届,届届出现“闭会难闭馆”的火爆场面,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地区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2200多万人次参展参会,实现贸易额1919亿元,在国内外蔬菜及相关产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因蔬菜而闻名于世,其蔬菜播种面积84万亩,年产蔬菜450万吨,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4亿株。近年来,寿光围绕农业转型升级,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生态和安全农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品质农业”战略,促进“品牌提升”,健全完善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服务,加快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走出展会,走进农村,各色蔬菜大棚俨然成为寿光一道亮丽而独特的景观。一望无际的大棚里,果蔬飘香,绿意正浓,勤劳的菜农忙碌中透着轻松,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菜农崔秀和正在自家新建的大棚里忙活。新建的大棚长200米、宽20米、高9米,比原来的大棚面积大了3亩多,高度也加了近3米。谈到新大棚的好处,崔秀和掰着手指说,采光好、提温快、虫害少,管理起来也方便,卷帘、放风等,只需要按下开关就可以自动完成操作,浇水的时候也只需按一下开关,4个小时后再关了就行。“我投入接近45万元,估计一年半就可以回本,收益肯定比以前高。”崔秀和脸上挂着微笑,自信满满。
对大棚的改造工程,正是寿光市发展“品质农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月,寿光市提出了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的蔬菜大棚“两改”,以期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蔬菜产业的二次转型发展。寿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惠玲说,大棚蔬菜“两改工程”,目的是推进大棚蔬菜升级换代,扩大高标准大棚规模,改进大棚蔬菜生产方式,构建高标准大棚蔬菜生产体系。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实行规模化生产,是实施蔬菜“两改工程”的前提,为此,寿光市尊重农民创造,结合实际推广了村集体整体流转、户户之间的土地交换、村两委反租倒包、异镇异村流转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组织有种菜经验的农民,抱团到土地资源丰富的镇村流转土地,优势互补,结对帮扶,统一规划设计,合作建设高标准大棚。同时,寿光统一规划,开发了“三条”沿路生态农业走廊,区域面积达3.5万亩,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大户发展规模化园区。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农业“生命”。寿光市紧紧抓住质量安全这个“牛鼻子”,加强监管和检测“两个体系”建设,建立了由39人组成的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15个镇街全部建立了5~10人的农业执法中队,形成了市镇村“两级执法、三级联动、全面覆盖、分级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目前,正在探索成立“农业公安”执法机构,增强农业监管执法的震慑力。此外,该市建立了在国内居领先水平的寿光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形成了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镇街检测机构为骨干,企业、合作社、市场检测机构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寿光加快构建“顶天、立地”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格局,提高农业产出率。寿光市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顶天”,就是瞄准世界农业前沿科技,着力突破种子种苗。在抓好国家蔬菜种业基地研发中心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国家蔬菜工程中心、天津德瑞特、潍坊科技学院、蔬菜产业集团等种业研发龙头,加速推进商业化育种,切实解决好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力争3年内再培育蔬菜新品种20个以上,在全国打响种子种苗“寿光制造”品牌。“立地”,就是持续推进“沃土工程”,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以色列精准滴灌等新技术,加快组建土壤检验实验室,建立全市土壤大数据,进一步指导好农民科学用水用肥,从产地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擦亮寿光蔬菜品牌。(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