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航天工作者来说,2016年4月24日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日子,它是首个“中国航天日”。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介绍“中国航天日”相关情况,并和中外媒体畅谈中国航天事业发展。
设立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
“今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许达哲表示。
目前,中国空间技术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月球软着陆,掌握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
中国已成功研制10余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运载火箭型谱,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
“中国空间应用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许达哲说,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导航定位卫星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各类卫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许达哲认为,设立“中国航天日”有利于传承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笔财富。“我们有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设立这个日子,有利于接续上述精神,使之发扬光大。”
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正式立项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许达哲说,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之年。
他介绍说,目前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工程全面启动,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全面启动、嫦娥五号进入决战阶段,北斗导航系统加速全球组网。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今年将实现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将发射对接。
“今年1月国家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我们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同时也是一个巨大挑战。”许达哲说。
建设航天强国
“十三五”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今年将编制《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第四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中国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但走在我们前面的还有美国、俄罗斯等,我们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许达哲透露,2020年左右,我国将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观测等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2025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
日前,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海上成功回收火箭,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商业航天。“我们要学习同行在这方面的探索勇气。”许达哲回应道,中国实际上已经开展了商业航天,和多个国家开展了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签订了多个合同。中国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希望更多的民营资源向国防建设、航天领域投入,“我们也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来促进商业航天发展。”
(本报记者 叶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