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30多年来,我们第一次在襄阳发现灰鹤。”3月26日,116只灰鹤“做客”湖北省襄阳市谷城汉江湿地,让襄阳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会长黄秋生非常兴奋,“冬候鸟把这里作为驿站,说明襄阳生态环境优良。”
襄阳是汉江生态经济带的龙头,汉江生态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的中心城市,近年来,襄阳高举历史人文、绿色生态的旗帜,将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深度融入城市发展,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
内养人文:将历史记忆作为城市底色
4月中旬,襄阳柳绿桃红,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记者穿过襄城一桥头铁路涵洞,与绿树掩映下的“春晓”雕塑不期而遇。这座雕塑是为唐诗《春晓》而作。《春晓》用平易的语言,展现了襄阳春天的动人景象,作者孟浩然曾经隐居在附近的鹿门山,世称孟襄阳。
漫步在城中,古朴的会馆、青色的城墙,无不在提醒记者襄阳对自己历史记忆、文化传统的珍视。
“文化是襄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熟悉襄阳城市发展的襄阳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陈建斌认为,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化浪潮里,深厚持久的历史文化最能让城市与众不同。
2015年,襄阳市樊城区在推进友谊街片区旧城改造时,遇到一棵有320多年树龄的大楸树。为了保留这棵承载了社区居民几代人回忆的大树,旧城改造给古树让路,前后花费400多万元。这一举动得到了居民的点赞:“留住了城市记忆,这钱花得值!”
“保护这棵古树,代表着区委、区政府在发展建设中保护城市生态的理念。”樊城区委书记邓卓海说。
“近年来,襄阳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领域,落实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体现于市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陈建斌说,这有力地彰显了城市特色,传承了历史文脉,打造了城市建设管理的“襄阳标准”。
外修生态:让河流重新学会呼吸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青山绿水是襄阳的骄傲。
为了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大潮中保护好大自然的这份丰厚赠礼,2012年8月,襄阳出台了《绿色襄阳发展战略规划》。
“在全国地级市里,这是第一个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专题规划。”襄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喻奎说,“规划为襄阳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
主持规划编制的,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琪。在接到襄阳的邀请后,陈东琪很感慨:“我做过一百多个规划,这是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没想到襄阳第一个提出这个新理念。”
在襄阳的绿色发展中,让水“活”起来是核心的一环。
《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出九水润城。除严把工业项目准入关,让既有工业项目达标排放外,襄阳在河道两边修建截污管道,“要让水干净起来,使汉江、南渠、护城河三水联通,让它们成为一年四季都流动的河流。”襄阳市南调办常务副主任李国栋介绍。
此外,襄阳摒弃了以混凝土做河岸的传统做法,改用植草砖以及新型生态护岸材料雷诺护垫做河岸,用钢丝网装石头砌岸,这样水生植物可以从石头的缝隙里长出来。“河道底部也不用混凝土,让水生植物能从河床底部自然生长,”李国栋打了个比方,“这样鱼儿在水底可以找到生儿育女的地方。”
2014年以来,在科学评估鱼的种类和密度的基础上,襄阳组织投放500万尾鱼苗进入汉江,用生态措施改善水质,效果非常好。李国栋说,鱼吃水藻,有效净化了水质,“这样治理之后,河流才能重新学会呼吸”。
前瞻未来:用历史照亮城市发展
襄阳城西二十里是古隆中,隐居其中的诸葛亮在这里描绘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远景。
诸葛亮写《隆中对》之时,东汉正处于大分裂大动荡时期,而襄阳却空前繁盛。三国时期,刘表治荆州于襄阳19年,各方人才纷纷从各地迁往荆州,一时间,襄阳成为中国的人才洼地。
“这是历史对当今城市发展的烛照。”襄阳社科联副主席陈新剑认为,地理环境优势、地缘政治关系都可用而不可恃,一旦这些优势消失,城市发展就会失去内在动力。“一座城市的兴衰,在人而不在物,有了人才,就可以创造奇迹。”
这一观点得到了印证。20世纪70年代,时任襄樊市委书记曹野顶住巨大压力,以户口、住房、家属子女就业作为优惠条件,吸引了大批北大、清华、中科院优秀科技人才来襄阳。凭借这批人才,襄阳迅速告别了作坊式加工,成为当时的“十大工业明星城市”。
诸葛亮是襄阳的名片。襄阳曾举全市之力办了多届诸葛亮旅游文化节,但明星大腕登台过后,留给襄阳的东西并不多。经过反思,襄阳意识到,诸葛亮文化的真正内涵是“尊贤重才”。
2012年,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再次开幕。这次,襄阳没有邀请明星,而是邀请了150多名科技精英,其中包括中科院院长白春礼。
刚开始,白春礼觉得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委婉谢绝了邀请。经解释,文化旅游节只是沿袭过去的一种形式,其内容实质上是创新与人才论坛。最终,白春礼不仅来了,还盛赞文旅节是“科技与文化的亲密牵手,是襄阳蝶变腾飞的成功热身”。
“只要你有才,请到襄阳来”,襄阳对天下英才发出了真诚的呼唤。为解决引进人才的安居之忧,襄阳建设了人才公寓;为解决人才创业面临的困难,襄阳建设了创业园中园。“一个有自己专利技术的创业人才,在襄阳获得的最高资金扶持可以达到700万元。”襄阳市财政局副调研员谢旭超说。
“城有仰士之风,风情万种;士有报国之心,心驰八方。”著名作家熊召政称赞道。
(本报记者 谢文 夏静 本报通讯员 涂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