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界面

    工业开局怎么看

    作者:本报记者 陈恒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1日 13版)
    CFP

    核心提示

     

        ■ 传统行业增速减缓,高技术制造业等处于扩张状态

     

        ■ 工业资本边际生产率低位徘徊,投资效益仍然不高

     

        ■ 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必须由成本优势转换为技术创新以及品牌影响力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1.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整体增速,这也延续了去年工业发展的特征。如何看待一季度工业形势?工业转型升级是否已进入“快车道”?

     

    1.看趋势: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比1—2月份提高1.4个百分点。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4%。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这是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时对于工业经济的定调。

     

        所谓缓,就是说一季度5.8%的增速确实不快,甚至还低于去年全年6.1%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而所谓趋稳,是指增速从1—2月份的5.4%提高到3月份的6.8%,加快了1.4个百分点,用电量提高将近6个百分点,全社会货运量提高将近4个百分点。

     

        增速数据只能证明过去,而企业的信心则代表着未来。

     

        3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些积极变化开始显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以及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制造业生产和市场有所回暖。同时,制造业进出口市场需求有所回升,重回扩张状态。

     

        此外,3月份多项数据都呈现出“拐点”:

     

        ——生产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是2014年10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进口指数为50.1%,比上月提高4.3个百分点,是2013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年度报告(2015-2016)》认为,2016年我国工业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同时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稳中求进”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主旋律。预计2016年工业经济增速可能会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为5%至6%。

     

    2.看结构: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增长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和1.7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整体增速,这也延续了去年工业发展的特征。201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而去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1%。

     

        “目前,我国要素投入结构逐渐由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传统行业增速减缓,高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等处于扩张状态。二是原料和高能耗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机械电子工业、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三是资源型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出口产品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幅表现显著,先进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占整体工业出口交货值的比重高达60%以上,“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质造”转变。

     

        但是,中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并不能掩盖传统制造业的巨大压力。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我国劳动力、土地、融资、环保等生产综合成本持续上升,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受到双重挤压。

     

        从地区来看,3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7.3%,中部地区增长7.8%,西部地区增长8.0%,而东北地区则下降0.2%。地区工业增长的差异主要是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东北地区以石油、煤炭、钢铁等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增长乏力而转型困难,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50.5%,首次突破50%。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则降为40.5%。这通常被认为是结构调整的一大特征。但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服务业占比扩大固然可贵,但在制造业占比缩小的过程中,不能有工业经济过时的看法,反而要更加重视制造业的升级。

     

    3.看效率:边际生产率波动较大

     

        今年前两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07亿元,增长4.8%,改变了2015年全年工业利润下降的局面。

     

        工业门类中,前两个月采矿业亏损81.4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848.6亿元,增长2%,而制造业则实现利润总额7039.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9%。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工业效益处处长何平表示,除了受益于前期较低油价及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的石化行业,值得指出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增长加快。1—2月份,因部分企业产品升级、智能化产品快速发展,带动效益增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5%。

     

        “需要指出的是,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虽呈现一定增长,但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何平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企业库存压力仍然较大,应收账款继续上升。库存和应收账款偏高,增加资金运行成本,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一项报告认为,与全社会资本边际生产率相比,工业资本边际生产率波动较大。自2009年大规模扩张投资计划后,投资率连续多年维持在高位,而工业资本边际生产率却持续低位徘徊,投资效益不高。较高的投资率和较低的投资效率相矛盾,引发了诸多问题。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吕铁表示,“十三五”时期,必须突出以创新促增长的意识,为工业经济积极构筑新的增长动力,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中国工业体系已经高度完备的条件下,以动态效率提升弥补结构性配置效率提升空间下降的负面影响。大力培育与新的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高增长行业,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动力,扶持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通过做大中间企业群体,夯实工业增长基础。

     

    4.看发展:亟待塑造国际品牌影响力

     

        在德勤日前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与2010年、2013年一样,中国再次被列为2016年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但是,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加之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战略,这项研究认为,到2020年,中国将被美国超越,下滑至第二名。

     

        近期使用外资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在中国利用外资中比重不断下降。一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8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6%。

     

        但在分析人士看来,制造业在中国外资总量占比下降,但高端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大量转移,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大幅增加。相比之下,钢铁、水泥、造船等传统制造业外资流入基本为零。这些都与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一致的。

     

        从我国对外投资来看,国际产能合作态势良好。一季度流向制造业54亿美元,增长125.9%,特别是对装备制造业的投资为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刚起步但增速极快,是对中国制造资本走出去的客观判断。

     

        传统上,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于成本优势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在未来,这种竞争力必须转换为技术创新以及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在2015“世界财富500强”中,中国入围企业有106家,其中制造业企业已达56家。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品牌仅有31个,其中制造业品牌仅7个。两榜对比,充分显示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足够大,但还不够强,尤其是世界级制造品牌缺乏的现状。

     

        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提出,到2020年,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装备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在解读这一规划时说,未来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提出标准化和质量提升的要求,推动中国装备、技术、产品、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本报记者 陈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