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宿舍里的文明

    这是宿舍,也是舞台

    ——厦门大学宿舍文化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欧阳桂莲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0日 06版)

        足不出舍,就有学霸讲课,高数、C语言、线性代数,菜单随你点。最近,厦门大学信息与科学学院的“宿舍流动课堂”有点火。走出宿舍,转角处还有一个诚信书屋。该院学生会自发组织同学捐献书籍,设立“交换墙”,在墙上指定位置贴上自己想交换的书并留下联系方式,并设立自助借书系统。

     

        厦大的宿舍文化如何开展?在这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学府,南方之强,宽柔以教,春风化雨,君子居之。

     

    开放包容

     

        春日的厦大三家村广场,来自化学化工学院的2014级本科生邓斌在书写对联。笔法虽稍显稚嫩,却透露着满满的自信。走下实验台,这位理科生申请了学校公寓文化“开放式”项目,获得了学校经费支持。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邓斌说:“体验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自己写对联的时候,就在我们铺开宣纸蘸满墨汁那一刻。”

     

        自2014年起,厦大正式推进学生公寓文化“开放式”项目申请,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家。厦大的同学可以以个人或者宿舍为单位,策划与住宿生活相关的“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体验”项目,体育、生活、休闲和娱乐等,主题不限。只要同学们向学校提出申请并获批准,就将得到学校的项目资金支持,如漂流图书角、诚信超市、文化长廊、健身房等。化学化工学院学生赵雍灏不无感慨:“原来大学宿舍生活的体验方式可以如此多样。这是我们的宿舍,也是我们的舞台。”

     

    自由创新

     

        在今年的创意宿舍文化大赛中,厦大“芙蓉一”宿舍楼413房间的四个女生就用满目的粉色让自己离年幼时的梦更近了一步。四个个性迥异的人,让原本单调的宿舍成了四个人共同的“Sweet nest”。“得奖是后话,在这过程中倍感缘分的神奇,凝聚力也得到了提升。”413的舍长、厦大药学院2014级本科生向阳说。

     

        “我们现在呼吸的每一口空气,脚踏过的每一寸土地,耳朵听过的每一种声音,眼睛看过的每一道风景,遇见的所有人和事,都应该取名叫作珍惜。”厦大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的刘祎和她的舍友在大三那年开设了微博账号,并把宿舍的点滴分享其中。本是为了参加宿舍文化大赛而开设的账号,却成了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年年都拿奖学金,这个“学霸宿舍”连续三年参加了宿舍文化节,还被评为学生宿舍特别贡献奖。

     

        厦大学生处副处长徐跃进介绍,宿舍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体验的重要场所,学校鼓励每一位住宿生在学生公寓里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张扬个性,敢想敢做。

     

    宽柔以教

     

        近日,厦大提出学生宿舍“垃圾不落地”倡议。有别于之前将宿舍垃圾带到楼道垃圾桶,这需要同学们将垃圾带到楼外指定的地点。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转变却传达出学校宿舍育人内化于心的理念。劳动的观念,尊重别人的观念,还有环保的意识等,都在这看似细微的转变中扎根于同学的心中。人文学院2013级学生岳永睿说,现在已经很自觉地会去维护和呵护我们的宿舍和楼道,看到楼管工作人员,也深感每个岗位都值得尊重。

     

        事实上,厦大宿舍育人内化于心无处不在。人文学院2014级赵志伟同学在入学前,一定想不到自己入住的宿舍是国家二级文物。方正敦厚,前廊开阔,红墙绿瓦,连以整齐清洁的石板路面,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芙蓉。

     

        厦大第一批的学生宿舍为典型的嘉庚风格建筑。时至今日,这些宿舍楼栋已经成了国家文物,可一代代厦大学子仍然继续在这些公寓楼内住宿、生活、学习。后来新盖的学生宿舍楼,也仍然沿用了这样生动的命名方法,如石井、凌云、丰庭、海滨、海韵等。“有时候,名字代表了一种寄托,表达了一种情感。”赵志伟说,“从当下穿越到历史,似乎就在聆听校主对我们谆谆教导。”

     

        (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欧阳桂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