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0日 星期三

    聚焦“十三五”·权威访谈

    贯彻新发展理念 厚植新发展优势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

    作者:本报记者 张翼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20日 07版)
    CFP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的严峻挑战。

     

        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此进行了权威解读。

     

    新发展理念,引领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划,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王一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今后五年的行动纲领,“十三五”规划是一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规划。

     

        王一鸣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只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通常很容易将“小康”理解为经济指标,只要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就实现全面小康了,但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就算不上是全面建成小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的瓶颈,紧紧扭住存在的短板,在消除瓶颈上发力,在补齐短板上用力。

     

        在王一鸣看来,创新能力仍是我国发展中最大的瓶颈。同时,农村七千万贫困人口仍未脱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仍然滞后,特殊困难群体仍然较多,人居环境质量仍待改善,国民素质仍待提升……发展的短板亟待解决。

     

        “十三五”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设置了发展目标,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5项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个部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今后五年6.5%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是个底线。同时,可以看到一些以往不曾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指标:“创新驱动”成为一个新的指标分项;全员劳动生产率,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出我国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技进步贡献率、互联网普及率,反映出我国发展动力转换、信息化推进;绿色指标权重有了较大提升,除了继续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减排类指标外,还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雾霾和水污染等问题,新设置了直接反映环境质量改善的指标;增加了约束性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指标。

     

    破解发展难题 厚植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将更好地助力我国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总结中国特色发展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王一鸣指出,新发展理念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具体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体现在各个篇章、各项指标和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等通篇各个方面。

     

        王一鸣分析说,为什么要把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因为我国同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为什么要协调发展,因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跑不快也跑不远,“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王一鸣告诉记者,“十三五”规划将创新驱动放在突出位置,国家在实施1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脑科学等领域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农业现代化单独成篇,前所未有地重视信息化发展,注重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领域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了标准,列出了项目清单。

     

    培育发展新动力 拓展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规划是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新常态表现为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动力转换。

     

        王一鸣认为,新旧动力长期并存可能是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要在继续发挥投资稳增长作用的同时,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好旧动力的作用,通过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出清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让旧动力焕发青春。同时,要加快培育新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结构性改革中重构微观基础,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发展主线,围绕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落实好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

     

        “十三五”规划提出9项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历次规划增加最多的,包括优进优出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食品安全战略、人口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这些战略对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王一鸣指出,“十三五”23个专栏基本上都是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有165项,涉及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改善等五大方面。4张彩图格外引人注目,标示了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民用运输机场规划布局、城市群空间分布和全国主体功能区,清晰地展现出一幅多彩中国新图景。

     

        “十三五”规划也是一份具有更加宽广国际视野的规划。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投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本报记者 张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