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7日 星期日

    从乡土走向世界

    ——写在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周年之际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潘洵 郑劲松 伍玉松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7日 04版)

        读一所大学的校史,就像听她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西南大学的历史叙说的就是这所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精神的高校,110年间如何一步步从乡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故事。

     

    为每一寸土地播撒下知识的种子

     

        1906年4月18日,川东师范学院在重庆创办,从此开启了西南大学根植“乡村教育”和“农事教育”,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办学历程。创办初期的几十年,学校“以时局不宁,屡遭挫折”,“几至停办”,全凭1928年临危受命的校长甘绩镛捐献当年堪称巨资的12092.46元勉力维持。

     

        筚路蓝缕并没有消磨“以启山林”的雄心壮志。决意科教救国的知识分子在困顿中感受到了对乡土更深沉的责任。学校几度更名,校址几度变更,师生们始终坚持要为社会“培养乡村建设之热情与信仰,培养乡村建设之学识与技能,培养负责与创造之精神,培养健康与耐劳之体格”的人才。除了严格的课堂教育,学校还格外重视师生的乡村教育实践和农业科技服务实践活动。学校开办面向失学农民的民众学校和“以造就乡村师资”为目标的简易乡村师范班,成立乡村教育实验区,组织农学专业的师生改良稻麦和猪鸭鸡羊等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品种。在1937年春举办的四川省第一次建设展览会上,师生们培育的新一代荣昌杂种猪,以“增长之速及质量之优”引起轰动,一举为“荣昌猪”赢得了在畜牧领域延续至今的声誉,也为今天的重庆市荣昌区成为全国畜牧科技城奠定了基础。

     

        其时师生人数极少的学校,立志要为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播撒下知识的种子。招生人数少,就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社会教育和农业推广人才。学校成立“实习指导委员会”,规定四年级学生最后一个学期专门从事教学实习和农作实习,农学专业的学生平时授课期间也必须每周至少到农场实习1次。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师生们还在乡村教育实验区创办了1所实验小学、5所乡村小学和7所民众教育馆,倾心发展乡村教育。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抗战期间曾在其中的嘉陵小学就读。据他回忆,嘉陵小学“教学秩序良好,教学质量甚高,校风颇受人称道”。

     

    在每一个时代传承好奉献的基因

     

        根植土地的知识分子,有着土地一样的朴实、坚韧和执着。恪守“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一代代西南大学人传承着俯身乡土、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奉献基因。

     

        1950年,我国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学科奠基人、著名教育家、文学批评家和红学家吴宓来到西南大学。此后28年的时间里,历经磨难的吴宓每次给学生批改作业,每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总像印刷体一样整齐。今年88岁的江家骏是吴宓的学生,后来又做过他的助教。吴宓知道他家庭条件不好,总在课后留他一起吃饭,边吃边告诉他哪些英文段落、哪些经典文章要背下来,有时还会和他约好一起背。高校院系调整后,有一段时间江家骏离开重庆去成都上学,吴宓还托人给他带去5块钱生活费。吴宓处境最困难的时候,江家骏来学校探望,他还凑出一些饭菜票让江家骏去食堂“打肉菜”。“吴宓先生真诚耿忠,特立独行又好施济人,就像一个始终奉献着的‘士’。”江家骏说。

     

        被誉为“中华土壤之光”的侯光炯院士,也是一位始终奉献着的“士”。这位国际知名的土壤学家,像土地一样勤勉朴实。为了改变一个叫镇金的贫穷山区的土质,他带着科研小组连续几年夜以继日地在那里做土壤调查和改土试验。有时难得抽空泡泡脚,还常常拿着放大镜对着取回的土块出神。在几乎没有什么实验设备可用的条件下,他提出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观点,奠定了我国农业土壤科学的理论基础;他研发的“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师生们传承着先贤奉献的基因。吴宓工作过的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们义务开办的“北碚星期日英语培训班”已经一场不落地延续了35年;西南大学率先探索的顶岗实习支教计划和校地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都被作为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扶贫新模式向全国推广。10年前新组建的西南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校地合作处,“举全校之力”服务地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等方面实现了“一举多赢”。

     

    从最坚实的土地走向世界

     

        西南大学校园里有两盏“名灯”。一盏灯每天凌晨总会在校园里早早亮起,那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黄希庭教授点亮的“第一盏灯”。另一盏是科技大楼的“长明灯”,它不是一盏,是一组、一串、一大片。灯光照亮的每一个实验室,都有彻夜不眠的身影。

     

        2001年8月在法国召开的“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计划筹备会”,决定开展以家蚕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推进其测序研究的国际合作,作为世界第一蚕丝大国的中国,事前竟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必须用行动说话!由向仲怀院士全面统筹,夏庆友教授带领蚕桑重点实验室紧急启动了大规模家蚕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测序研究。

     

        师生们点亮了实验室的灯,灯光照亮了师生们的梦。一年后的“首届国际鳞翅目昆虫基因组研讨会”上,夏庆友发布的学术论文震惊四座。一个将中国作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家蚕基因组计划协作组织,在会后很快成立。夏庆友说:“我将用整个人生与蚕宝宝打交道。”

     

        更多的灯光照亮在更广袤的土地上。山村学校里,有顶岗实习学生支教的灯;地头田坝间,有“晚霞专家组”支农的灯。这些灯照亮了一个个求知的希望,照明了一条条发展的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硕士毕业的李加纳自己选定了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此后30多年,他就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年复一年重复着耕地、播种、栽苗、施肥、观察记载和配制杂交组合。他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4个油菜新品种,在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的推广面积已接近1亿亩,累计帮助农民增收已超过72亿元。

     

        “士一样奉献着”的他们,已经成为无所不在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灯塔。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2级研究生段永杰,本科时就多次前往山区学校顶岗实习支教。他还先后8次利用寒暑假自费赴10多个省市调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了数万字的寻访笔记和数十万字的调研报告。2014年,他将自己获得的两万元奖学金悉数捐出,发起成立了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公益助学基金。毕业后离开母校在外地工作的段永杰,现在仍然坚持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每一位西大人都一样,我们也许会走得很高,也许会走得很远,但我们的心和目光永远离不开这片乡土。”段永杰说。

     

        路在广袤的大地上延伸,希望在广袤的大地上生长。110年根植大地的西南大学,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本报通讯员 潘洵 郑劲松 伍玉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