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7日 星期日

    底色访谈

    永恒的自拍像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答问

    作者:本报记者 马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7日 11版)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采访现场 (摄影)马列
    这里到永远(摄影)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
    养育之池(摄影)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

    编者按

     

        出生于1945年的芬兰裔美国摄影家阿诺·拉斐尔·闵奇恩(Arno Rafael Minkinnen),他的创作独树一帜,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他的摄影方式,他的足迹遍及了世界各地的森林、湖泊、沙漠、峡谷、海洋……拍摄时,他会以身体作为被摄景物的一部分,与物质世界相互交融,作品极具超现实主义风格。

     

        日前,阿诺·拉斐尔·闵奇恩在北京see+画廊举办为期两个月的个人作品展,本报记者对摄影家进行了专访。

     

        记者:听说您前些天在广西桂林拍摄,这次展览也有许多在中国拍摄的作品,您对中国印象如何?在这里拍摄对您的作品有什么影响?

     

        阿诺:我不能想象,在桂林的两天时间里,我能拍摄到10多张非常棒的照片。当然它们并不一定遵从我一贯的拍摄标准,但是那些山和水,都特别让人赏心悦目。我很少会拍旅游照片,但我非常喜欢这些桂林的山,它们让照片充满了神秘感。这些层峦叠嶂的层次感,富于韵律。这让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它们太棒了。

     

        我来过中国5次,还曾经出过一本关于中国的小册子。但这次来拍摄,我把很多照片做了更新。我曾经拍过海南,去过北京、连州、上海,还去过一些其他地方。中国是一个地域差别很大的地方,我可以把这些不同的元素放到一起。我很好奇这些中国的视觉元素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中国的观众看了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很高兴能够从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学到东西,而这些可能正是我想要表达的。

     

        我现在在世界各地寻找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它们中存在的韵律。我要找到之前没有看到过的景象,而中国为此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记者:您如何从自然中获得想要的照片?在城市和自然中拍摄,对您来说有何不同?

     

        阿诺:你要悉心观察自然,而不是主观的强加自己的想法进去,不要拍摄你认为自然应该呈现的样子,而要拍下它本来的样子。关于在不同的地方拍摄,在我的作品中,人造的物体,例如建筑,使我有机会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人类在同自然互动中所展现的外形。

     

        记者:在您的作品中,超现实主义与永恒感同时并存,您觉得它们从何而来?

     

        阿诺:对于超现实主义的感觉,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只是拍下了在当下这个位置,人们并没有看到的世界而已。而永恒感的来源,我想是人类希冀永生的欲望。因为正是这欲望,才让我们见证了几个世纪以来,树木、山水影像的存在。

     

        记者:您人生的前几十年一直都使用胶片拍摄,现在为什么转而拍摄数码照片呢?

     

        阿诺:我是一个教师,因此经常保持技术的更新是重要的,我有责任知道数码相机是如何工作的。虽然如果你拍摄数码格式,人们天然地会认为你会做很多修改,你会移动某个物体,改变颜色等等。但是作为一个摄影师,我感到胶片终究会走向终点,因为作为最终呈现媒介的纸张印刷将越来越少。于是我就想,必须要使用数字相机来工作。

     

        我的理想是能用相机工作直到去世,在临死前我依然希望拍照,但是现在所有的照片都被记录到存储卡上,所以我最好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我们没必要因为这个而闷闷不乐,我们要微笑面对。这就好像我之所以会成为摄影师,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延伸生命的长度,那么既然数码比胶片能保持的更加持久,那么或许数码格式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更好的形式。如果我能再拍10年,那么我可能就会成为历史上拍自拍人像最长时间的人了。

     

        记者:对于您自己,这样的转变有什么困难吗?

     

        阿诺:我很不愿意使用数码相机,因为它太容易篡改画面,但是作为一个工具它却相当好用,你可以翻拍书籍、画册等等。我有时会问我的儿子,他比我更了解数码的世界。我会问他:到底什么是RAW格式?而他的答案是:RAW代表了你所看到事物的第一眼感觉,并且之后所有的修改和变化过程都会被记录下来。有时人们想知道我有没有对照片做修改,就会问我:我可以看你的RAW文件吗?我会说:就这么简单吗?他们会说:是的,如果你篡改了你就能看出来。从此,我就只拍RAW格式。这样的话,我在过去43年中建立起来的拍摄胶片的基础,就完全顺理成章转移到数码格式上了。现在如果人们问我:能不能看RAW文件?我就会直接给他看我的存储卡。我绝不会删除任何照片,我只是一张又一张的买存储卡。这样你就不会看到任何篡改的过程,而只会看到我拍照时的图像。

     

        记者:您觉得数码和胶片的特性有何区别?

     

        阿诺:谈到胶片和数码的特性,我想最显著的一个就是,胶片照片很难证明它的长期保存能力。许多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世界知名的照片,都成了胶片老化的牺牲品,因为在那时没有人知道档案保存的重要性。但是1971年前后,我们开始知道正确的保存方法了。而据我所知,这就是数码格式的起始。从那开始,数码格式开始一点一点地扩张,而且它的画面变得如此美丽,你可以从中看见世界的任何事物。它拍出的天空是如此澄澈,你不用像胶片一样慢慢等待药剂发生作用,而且你能更精确地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现在的数码格式完全战胜了胶片,我拍摄的所有照片的动态范围都要比银盐胶片更广,它拥有更多细节的品质。尽管我自己也很喜欢银盐胶片,但是有了数码格式,我们也能更多地获得传播上的自由。

     

        记者:除了使用胶片拍摄,您还从只拍黑白照片,转变为开始拍彩色照片,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

     

        阿诺:彩色照片的拍摄直接源于数码相机,因为从取景框中你看到的就是彩色图像,这完全取决于你使用的照相机。我曾经有一个机会去使用徕卡黑白照相机M-Monochrom,它只能拍摄黑白照片,拍出的文件都很大,图片也很美。这时你就不会被眼前的取景框所影响,你只会用黑白思维去思考。而当我在里约热内卢拍摄一座标志性的大桥时,我不得不将手伸出桥的栏杆拍摄,这时我才意识到仅用取景框拍照是多么傻的一件事。很多时候,你只需要将眼睛离开取景框,就能看到一个多彩纷呈的世界。所以在里斯本的画廊办展时,我们又对这批照片做了彩色拷贝,这就是我2015年秋天展出的第一批彩色照片。我在中国也有一些彩色作品展出,里面拍摄了一条美丽的隧道。因此,我觉得拍摄彩色照片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我可以顺利地转变。而彩色照片,说不定能给人惊喜呢,我也说不好。

     

        (本报记者 马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