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5日 星期五

    拯救老屋,行动!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刘宇佳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5日 09版)
    酉田村全景
    酉田村老巷 本报通讯员 刘宇佳摄

        14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在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山下阳村正式启动。

        松阳有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境内有100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华东地区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累计有50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但是,就现状而言,文物建筑亟待修缮的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私人产权的文物建筑情况十分复杂,探索有效保护和利用的任务十分繁重。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旨在探索构建以基金会资助为推动,房屋产权所有人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拯救老屋行动体系,是解决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建筑修缮资金短缺的创新之举,也是对国务院3月4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通过文物保护补偿、公益性基金等,加强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的一次思考和探索。

        据了解,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通过调研和论证,于今年1月选定松阳为全国唯一的整县推进试点县,计划首期投入资金4000万元,资助开展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拯救老屋行动”,力求让居住在文物建筑中的老百姓能生活得更加舒适,为私人产权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利用,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拯救老屋行动”与传统村落保护、调动产权人积极性、促进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共生模式。

        “‘拯救老屋行动’项目的实施,对松阳全力推进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可谓是雪中送炭、恰逢其时。”松阳县委书记王峻说,这对全国私人产权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也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记者了解到,为了顺利推进该项目的实施,松阳县专门成立了“拯救老屋行动”领导小组,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拟定了《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等实施文件。前期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249幢建筑进行了入户宣传和实地调查,并率先在古市镇山下阳村、象溪镇雅溪口村、三都乡酉田村启动“拯救老屋行动”试点。目前,“拯救老屋行动”已在全县铺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相关产权人也开始积极申报。

        据悉,“拯救老屋行动”项目拟在两个年度内全面完成。在资金筹集上,基金会公益资金采取分类分档的方式进行资助,资助比例为产权人修缮工程总费用的50%,充分发挥公益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产权人(或受产权人委托的执行人)采取个人自筹、亲友拆借、银行贷款、村集体垫付、社会资本参与“五管齐下”的方式,有效破解部分群众修缮资金短缺的难题。对特殊困难群众,给予特殊补助政策。在申报和评审上,项目实行产权人(或受产权人委托的执行人)申报的方式。由基金会、松阳县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制定申报程序和评审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自愿的原则,引导动员符合条件的房屋产权人申报。按照价值优先、整体优先、使用优先的原则,做好项目的优化和筛选。同时,委托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技术团队责任,负责制定修缮导则、工程造价评估标准,施工现场技术指导以及“松阳匠人”之古建筑工匠的培训。

        对于“拯救老屋行动”,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浙江丽水4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刘宇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