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镇假发行业出口总额达到8323万美元,同比增长26%,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企业遭遇‘寒冬’的情况下,迎来了一个温暖的‘春天’。”阳春三月,当记者走进山东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李哥庄镇是中国假发制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球高端假发制造基地,发制品生产已有3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非洲等地。目前全镇发制品工厂和外贸企业有300多家,行业年产值达28亿元,就业人口约3万人。
“我们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前两个月的订单也同比增长了12%。”青岛冠发发制品公司董事长张坤军说。当提起为何外贸遇冷李哥庄镇却能“温暖如春”时,张坤军说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假发消费人群较固定,不易受经济形势影响;二是从业者顺应互联网大势及时改变营销模式,从B2B向B2C扩展;三是政府引导行业良性发展,不搞恶性竞争,抱团取暖。
“这是美国客户vivian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定制的一款纯手工全蕾丝假发,预计25天后,成品就能到达客户手中。”在冠发发制品生产车间,业务员小张正用熟练的英语与客户网上交流。
“由于每个人的头型不同,要想让假发戴起来更逼真、更舒适,‘私人定制’肯定是未来发展趋势。”青岛顺泰源发制品公司负责人马延亮介绍说,“消费者只需通过公司网站发来个人照片,我们就能设计出适合客人脸型、肤色的产品,私人定制产品已占公司全部业务的70%。”
据介绍,目前李哥庄镇90%的假发企业都拓展了网上业务,80%的企业利用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eBay等第三方平台进行销售,30%的企业自主设计了网站,28%的企业建立了海外仓。目前,全镇出口的假发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八分之一。
“网上销售最怕同行打价格战,搞恶性竞争。为了避免因此造成的‘血泪’之痛,镇政府引导企业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李哥庄镇党委书记刘瑛介绍说。2013年12月,胶州市发制品协会成立,李哥庄镇协会会员企业达45家,占80%,行业里少了同行相轻的戾气,多了共闯市场的底气,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2016年4月,首届中国(青岛)发制品跨境电商生态峰会将在胶州召开。“主办这次峰会,其目的就是助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刘瑛说,“利用‘互联网+’搭建全球化电商平台,一定会给这个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的小镇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刘方亮 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