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刘忠范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寿其代表 江苏大学校长
谭永华代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长
第三代核电、国产C919大型客机、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战略高技术和公益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60%。这样的目标,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既感到振奋,又觉得责任重大。
科技体制改革带给创新自由空间
1993年回国的刘忠范代表回顾了这些年中国科技创新的变化:2000年以前,很多人追求的是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或者把国际学术会议争取到国内举办;2000年到2010年,无论是国际学术会议还是高端学术论文,中国人的身影随处可见,话语权迅速提升;2010年以后,我国科研人员已不再满足于此,而是追求超越和引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
在刘忠范看来,这个不断攀升的高度,正是对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回应。“十二五”以来,围绕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我国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刘忠范说,科技体制改革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调动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朝着创新的方向走得更稳更踏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这让他更为振奋:“创新需要一个自由空间,不能有太多限制。和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渐趋合理一样,这些改革都是要还创新以自由探索的本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满足发展需求
科技创新并不局限在金字塔的塔尖,随着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众创空间,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成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效手段。
袁寿其代表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一名毕业生在影视视频制作方面有技术有特长,就是缺少场地和启动资金。江苏大学与镇江团市委联合支持的创新创业园为他提供了免费场地和启动资金,如今他创办的企业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去年营业额达百万元。”
“过去几年,全国高校深入实施教育改革,探索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袁寿其说,但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需要高校打破固有模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袁寿其建议:“能不能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那样,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基金,对遴选出的优秀人才和优秀项目予以支持?”他认为,学生创新创业最缺乏的就是启动资金,“不需要太高额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抓住中西部迎头赶上的契机
贵州大力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重庆提出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山西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可以申请“科技创新券”,通过各类创新平台基地购买测试检测、科技数据、科技文献等创新服务。在科技创新的洪流中,中西部地区的表现分外抢眼。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中西部地区迎头赶上的契机。谭永华代表说:“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关键在于如何细化深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对此,他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国家应该合理布局,实行区域统筹,打造一批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高地;二是建设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成立相关机构,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细化到项目工程、学科建设等具体方面;四是企业要明确职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大自主研发能力,同时要注重节能环保。
“细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谭永华说,“我们要坚定持之以恒的决心,充分认清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际,发挥好自身优势。”
(本报记者 陈海波 任欢 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