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

    今日书评

    黄金会是终极货币吗

    ——评《大洗牌:全球金融秩序最后角力》

    作者:金菁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23日 10版)
    《大洗牌:全球金融秩序最后角力》[荷兰]米卫凌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自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债务危机席卷了几乎所有的发达经济体。时至今日,当大家还在彷徨地展望这次危机如何收场时,让我们正本清源,回到货币的源头,梳理其演化的脉络,反而是了解这次危机的本质并预见其结局的捷径。米卫凌的《大洗牌:全球金融秩序最后角力》就是这样一部书。该书中文版能与中国读者见面,不但及时,而且切中要害。

     

     

        说它切中要害:作者以黄金及纸币(或称法币)的历史为脉络,探讨了当今世界围绕它们所形成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参与其中各方的角逐。作者断言,这次危机的收场是以一次全球金融体系的重置为契机和结果的。黄金在这次系统重置中将扮演中心角色,而这和它在历史上无数次法币崩溃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毫不差。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货币的历史”快速地回顾了黄金和纸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产生、金本位时代和当今几乎所有国家所采用的银行部分储备金体系及其这些系统本质上的不同。黄金作为交换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一旦成为某人的资产,并不构成任何人的负债。而纸币作为一个将来购买力的承诺,一旦成为某人的资产,它就是印发这个纸币的人或机构的负债。而持有人手上拿的其实是发行人或机构的信用。在一个没有金本位约束的纸币系统下,只要大家认为发行纸币的人或机构的信用一直在,纸币的印制就可以无限地扩大并进行下去。宋代发明了世界上首例纸币之后,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元朝纸币的流通做了生动的记录:各国使节带着各种金银珠宝来拜见元朝皇帝。元朝皇帝用朝廷盖了章的桑树片(即元代的纸币)作为交换,可以支付在元帝国内购买的任何商品。要知道宫廷及其机关本身并不产出,那么元朝皇帝支付的就是由他自己印制,用于购买社会其他产出单位所生产的产品的购物券。这就是让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元朝皇帝让钱从无到有的炼金术。

     

        当然,如果这种纸币购物券大量发行远远超出这个社会的产出,倒霉的就是那些持有这些纸币购物券的债权人——他们手上的纸币会因为超发而引起通货膨胀,从而失去他们原以为有的购买力。在金本位下,政府发行的纸币数量以其持有的黄金数量为限。这样就有效地遏制了政府滥发纸币。如果黄金大量流入或者产量突然增加,以法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也随之下降。了解纸币这一本质,也就明白了第二章描述的现代版的炼金术——即一个以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以银行部分准备金制度为放量的纸币供给系统及其相关的金融工具和市场。放量的规模大致相当于银行部分准备金比例的倒数。比例越低,放量倍数越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各国和美国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金本位制,而又大都因为政府要打仗或其他原因需要大量印钞来满足超额支出而废弃。

     

        作者用第三章来阐释美元从金本位到纯纸币系统的转化的逻辑、过程和结果。无论做什么样技术上的处理、改良或标签,我们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洲和日本推出的名目繁多的量化宽松、长期融资计划和通胀下限的政策动机和手段就都一目了然:归根结底,就是将印钞进行到底。其起因是因为膨胀的债务,其结果是一个膨胀得更大的债务。这就是作者在第四章展现给大家的“债务星球”。用印钞举债来还债,还债只能越来越遥遥无期,而且持有的纸币也只能愈来愈不值钱。当人们担心自己持有的纸币的购买力,转而去持有黄金和白银时,黄金也自然就成为各国央行所发纸币的天然竞争对手,而且从来如此。中央银行与黄金的大战一直都在进行。这就是第五章的内容。在第六章大结局中,作者对这次以殃及整个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为序幕的全球金融体系重置做了几种可能性的预测。而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各国所持有的黄金数量将决定他们将来在这个体系中的位置。这一点我个人也相当认同。

     

     

        说它及时:本书探讨的内容与今天的中国息息相关。第一,如果我们把全世界作为一个单位,中国是一个债权人,而美国是一个债务人。那么中国持有的美元事实上就是美国政府的延迟兑付的凭条。债务人自然都想降低自己的债务成本。零利率和印钞都是有效的办法,后者更隐晦,但是更加直接。债权人也有对冲这个风险的办法,就是购买黄金。因为纸币贬值总是相对于黄金,而此时金价一定上涨。黄金的保值作用从美元相对于黄金的贬值就可以看出:自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美元已经相对于黄金贬值了96%。事实上黄金的流动和各国的持有头寸一直都是一些国际观察家和投资人密切关注的。本书作者也对现在他们特别关心的几个热议话题,如欧洲各国召回存于美联储的黄金的进程和美国到底还持有多少黄金等问题给予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中国政府持有的黄金头寸自然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第二,如果我们把中国作为一个单位来看,中国的居民是债权人,政府和企业是债务人。中国居民以高于25%的储蓄率,不但支持了至今30多年的高投资率所带来的经济奇迹,还使中国没有像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那样因为依赖外资而最终自己陷入债务危机。然而正如豪斯曼在《制钱的伦理》中阐述的,储蓄的文化是可以改变的。人为的低利率和通货膨胀会造成一个举债的文化,因为这样的政策实质上是对储户的惩罚,对举债人的补贴。结果迟早都是债务危机。正如美国,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高于20%的储蓄率奠定了美国世界经济大国强国的基础,而自罗斯福新政之后的政府支出膨胀和过去几十年的低利率到零利率,只能造就一个无法停止膨胀的债务气球,从国家到个人。日本经济今天所陷入的绝境也因为日本政府几十年的低利率和零利率政策所引导的再分配已使居民无钱储蓄,而日本国民曾经是在其经济繁荣期间以他们的高储蓄率而闻名的。让储蓄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到的资本回报,才是支持将来所有投资和消费以及经济繁荣的基础。

     

        第三,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正如冯米塞斯证明的,作为钱的商品一定要有内在价值。因为“钱”的流转里蕴含了复杂交换下的各种价格信息。一个由不参与生产的第三方所印制的法币缺乏这样的价格信息,因此法币一旦退出流通领域就无法再进入流通,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法币系统都最终归于瓦解的原因。而每次系统重置都要靠黄金或白银。我们都知道,美元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恰恰是以其承兑黄金为条件的。而在尼克松于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美金就变成了石油美元。虽然已今非昔比,美元作为世界另一实物资产石油交易的清算货币又维系了美元储备货币的地位至今。

     

        人类对财富的计价、交换及其分配历史可谓惊心动魄。这部书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以钱(纸币只是其再分配的一个方式)为中心并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架构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虽然有些题目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探讨,但书中不乏作者因从事多年金融市场报道和经营商品基金所获得的对金融体系及其市场运行的透彻洞见。这些真知灼见对从业人员判断尤其是西方政府的政策动机和取向都会有建设性的帮助。关于市场的一些运作机理也是经济学学界人士应当了解的。钱的产生使间接交换成为可能,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和财富的创造。财富和资本的流动是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需要而存在的自然状态。而最终真正能积累和创造它们的是劳动和储蓄。如何保护每个以自己劳动来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人的劳动果实免遭侵蚀也是每个人和国家政府都应该了悟和为之努力的。

     

        (金菁,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