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文化消费市场精彩纷呈。逛庙会、观展览、看电影等传统文化娱乐方式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热闹的气氛;订制旅游、微信红包等新兴文化产品也广受欢迎。然而,在一些文化消费市场频频创出新纪录的同时,消费者也不免有一种文化产品创新不足、普遍同质化的感觉。当传统习俗日益转变为一种文化消费的符号时,春节这个“文化旧瓶”如何续上更加丰富的“消费新酒”?
1、出境游超越国内游 墙外花儿为何红
【数据】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实现旅游收入365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3%。北京、天津、承德、秦皇岛等39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接待游客1.12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为217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000万人次。
以前,提起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过年。如今,一家人旅游度假开始成为过年的时尚选择。近年来,春节旅游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以家庭亲子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产品迎来了消费高潮。据某旅游网站发布的大数据信息,春节期间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三倍多;在线预订自由行占比98.7%,创历年新高;古镇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游、温泉养生游等主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
不过相比之下,出境游的火爆更引人注目,占据了旅游市场的半边天。据各大旅游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近六成的春节游客选择出境旅游。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预计将达到570万到600万,如果以人均旅游相关费用1.5万元计算,中国游客春节出境花费或将达到900亿元。
我国游客为何越来越喜欢出国过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指出,这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可,过年不再是农耕时代单一的集体记忆,而是呈现更加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不过,由此反观,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值得反思,以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热带海岛和休闲城市来说,国内虽也有类似的旅游地,却存在管理秩序和服务水平不佳、宰客严重等问题,热门景点常常人满为患,大大降低了出游体验。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许多国家推出的“中国年”活动别具风情: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的庆典活动充满传统文化色彩,悉尼歌剧院点亮了“中国红”,英国伦敦安排了舞龙舞狮、书法展示等一系列迎春活动……“异国情调的新奇,旅游服务的到位,整体气氛的平和安静,都在吸引我国游客的目光。可以看出,许多国家抓住了中国的旅游市场。”金元浦说。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宏存指出,文化消费产品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的,我国旅游产业和服务也亟须与文化深度融合。通过丰富产品内涵,在空间、功能分区上精心策划,创造更丰富、更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旅游消费需求。
2、六天票房破30亿元 高增长背后隐忧何在
【数据】
初一到初六,全国电影总票房达30.5亿元,同比增长67%。大年初一上映的《美人鱼》《澳门风云3》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首日票房均超1.5亿元,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首次出现三部首映电影同时票房过亿元的纪录。
从马年春节的14亿元,到羊年春节的18亿元,再到今年突破30亿元,“井喷式”的票房增长折射出了电影市场可喜的变化。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猛增,主要是由于观众的观影习惯正在形成,举家老小共同观影成为时尚。今年春节档的几个热门电影大多具备“热闹、欢乐、和谐”的主题,老少咸宜。如《美人鱼》,大人看到的是环保和喜剧讽刺故事,小孩看到的是童话故事;《功夫熊猫》系列也一直受到各年龄观众的喜爱。
不过也有不少观众指出,像《澳门风云3》《功夫熊猫3》等影片都是老电影的续篇,尽管由于过去的粉丝基础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但仍难免让人觉得新意不足,略有遗憾。
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春节档电影准确地抓住了观众的需求,特别是对于这种合家欢电影的需求。与此同时,电影制作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也难免令人担忧,一味轻松热闹的主题过于单调,注重市场而轻视艺术性似乎成了主流。归根结底,提升电影品质才是未来发展的长久之计。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康健民指出,在电影产业化初期,首先需要电影从业者调整创作观念,使电影作品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在娱乐之余引发观众思考。此外,要增强知识储备,加强规则意识,通过提升技术提高制作水平;也要大力培养剧本创作、电影营销等复合型人才。
3、庙会人山人海 何处寻觅不一样的“年味儿”
【案例】
来自四川的张先生今年第一次留在北京过年,逛一逛北京的庙会是他期待已久的新春“节目”。“早就想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儿了。”张先生说,几天时间里,他和朋友逛遍了地坛、八大处、陶然亭等公园的庙会,既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民俗表演,又品尝了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
近年来,春节的庙会、灯会、展览成为人气最旺的活动,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人选择通过体验传统民俗,过个有“文化味儿”的春节。
在北京,近百家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迎客145.9万人。在天津,很多传统曲艺场馆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场场传统花会上,秧歌、竹马、高跷、腰鼓等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引得阵阵喝彩。在凤凰古城,景区内每天好戏连台,梅花桩舞狮、凤凰阳戏、凤凰文茶灯、凤凰傩堂戏等富有本土民俗文化的地方戏,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不过,也有不少游客抱怨,有些庙会的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相似的小吃烤串,昂贵的纪念品,让人感到与过去“正宗”的民俗相比变了味儿,多了“商业味”,却少了“文化味”。而有些庙会等活动秩序管理不佳,造成客流拥挤,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
金元浦指出,传统“年”文化的“复兴”说明了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魅力和吸引力。然而,随着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要求也更高了,人们不仅需要热闹红火,还希望看到更有创意和文化承载的产品。这就需要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努力满足消费群体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有文化内涵的消费产品,从而为传统文化找到合适的载体。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我国文化消费还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大量消费市场潜力尚未释放。高宏存指出,春节期间文化消费市场的状况,恰恰体现出了当下文化产品丰富程度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例如尽管展览、演出需求旺盛,但在大多城市和地区都存在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北京的博物馆数量虽仅次于纽约,但针对特定时期(如春节假期)、特定群体(如家庭团体)的产品却少见。提升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是未来的方向。
4、“互联网+消费”升温 年俗之变剑指何方
【数据】
春节期间参与互联网平台抢红包活动的人数、红包数量创下新高:除夕当日,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达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去年的近8倍;QQ红包总用户数为3.08亿人,收发总量42亿个;支付宝“咻一咻”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次,是羊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
如今说起春节,许多年轻人想起的不再是放鞭炮、看春晚,而是“抢红包”。
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春节期间是消费需求最旺盛的时期之一,如今,亲友拜年、购买年货、娱乐休闲消费、订机票和火车票等以往春节必备的环节也变得更加方便且更具有时代感。
足不出户购物既节省了时间精力,又可以有更多更全的选择。春节前期,各大电商纷纷主打“春节不打烊”购物主题,开展了网络年货节,不少“网上赶集”“网上超市”等活动也提供了应有尽有的春节“必需品”。
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显示,1月17日到1月21日阿里年货节期间,人们累计从淘宝、天猫、聚划算和村淘上买走了21亿件年货,相当于每人购买了1.5件年货;如果按照阿里巴巴平台上活跃用户数4.07亿人计算,则相当于每人买走了5.2件年货。
同时,春节期间的O2O(线上到线下)服务也更加普遍。一些服务类APP在年轻人中间成为“时髦”。如通过APP请家政上门清扫房屋、请大厨到家中做年夜饭、请造型师上门服务等。许多超市、商场等实体店抓住了假期节点与微信、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平台展开合作,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通过打折优惠促进节庆消费。
对此,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手机一族”降低了亲友在现实中交流的频度,以往准备过年的许多“必备科目”都打了折扣,冲淡了过年应有的韵味儿;非理性消费增多,网络消费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新隐患……实际上,年味儿没变,但也在变,变与不变之间体现的是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趋势。在方便与欢乐的过程中,新的年俗正在形成,这让人们在努力适应变化的同时也开始新的思考。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