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

    新理念新发展·聚焦“十三五”·系列调研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 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

    ——唐山加快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瓶颈及其对策
    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调研组

    作者:龙立华 吴晓山 董晨光 李原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7日 10版)
    流光溢彩的唐山市街景。调研组提供
    高强汽车板生产线中间库产品吊运现场。调研组提供
    唐山动车城内转向架组装场景。调研组提供

        编者按:河北省唐山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化工业城市。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唐山曾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多个第一,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如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怎样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成为唐山“十三五”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篇调查报告对这一课题作了初步研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值得关注。

     

    1、唐山建设沿海强市基础扎牢

     

        1.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唐山市委市政府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经济运行调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出台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措施,引领唐山在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100亿元,年均增长8.1%,总量稳居全省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9亿元,年均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57.7%,比2010年提高13.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唐山致力于打造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争做“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排头兵,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8.7:58.9:32.4调整到2015年的8.7:56.3:35。农业经济坚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品牌农业初具雏形,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5%;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9.7%提高到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7%,钢铁、建材、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5+5”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沿海经济增长极初具雏形。“十二五”期间,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增长极,唐山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步伐不断加快。曹妃甸列入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和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首钢二期、华电重工、华润曹妃甸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或开工建设。2015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30.5%和37%。

     

        4.协同发展开局良好。“十二五”期间,瞄准“建设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的目标,唐山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谋划推进与京津一体化协同发展,在产业、交通和生态环保三个重点领域实现了率先突破,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被列为国家先行先试重点平台,正在成为协同发展的引爆点,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列入省协同发展规划,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唐山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东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

     

        5.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十二五”期间,以“建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为目标,唐山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50%左右,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投融资、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加速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年均增长6.6%;进出口总额156.1亿美元,是2010年的1.66倍,年均增长10.7%。改革与开放相互融合、互为促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动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持续提高。

     

        6.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速。“十二五”期间,按照“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唐山着眼于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构建起“两核、一轴、多组团”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全市城镇化率达57.4%,比2010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以承办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三城齐抓”,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实施“大县城”战略,县城聚集产业、吸纳人口、统筹城乡的综合承载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大力发展重点镇,一批综合服务型、工贸型、旅游型、城郊型特色小城镇异军突起。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200元和13960元,年均分别增长9.7%和11.4%。

     

    2、“十三五”唐山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面临的瓶颈

     

        1.“沿海”与“环京津”两大优势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唐山被确定为“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拥有沿海有港的得天独厚优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沿海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沿海”与“环京津”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开放意识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层次依然较低,大项目支撑也严重不足,唐山港吞吐量虽然超过5亿吨,位居全国前列,但集装箱刚刚突破100万标箱,尚未进入全国前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缺乏全面对接思路,缺乏务实创新的具体对接举措,运用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思考城市发展前景、运用京津优势化解发展劣势的开拓创新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钢铁、水泥、焦化等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占整个工业的六成多。传统产业创造过辉煌,作出过重大贡献,但近两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支柱产业效益大幅度下滑,甚至难以为继。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7吨标煤,高于全国158%、全省130%,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中,多次排名倒数前10,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3.城市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是重要抓手。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政府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覆盖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决定了城市能够为百姓创造多少就业机会、提供多大上升空间;也决定了一个城市在所属区域中的位置和影响力。目前,唐山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不优等短板表现仍然十分突出。在产业形态上,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空间布局上,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园区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集群趋势尚不明显;在动力支撑上,科技创新比重较小,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凝聚合力抓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多年来,唐山全市上下始终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力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些工作也实现了突破,但整体性、全局性成效并不明显。究其根本,主要是党员干部队伍思想相对落后,惯性思维严重,资源依赖病普遍存在,说到底是创新意识不强,在工作中“四个干”(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成)的抓落实机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严谨的督导办法。有的在工作中虽指出了“干什么”,却不能找出影响工作落实的困难和问题,不知道“怎么干”;有的明确了“谁来干”,又没有界定“什么时间干成”,结果是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转变思维,强化创新,抓住机遇,战胜困难,应对挑战,仍然是摆在唐山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3、“十三五”唐山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的突破口

        唐山在“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落实中央、省的部署,就必须确保实现“三个领先”“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一个基本完成”的发展目标。即,转型发展成效全国领先、质量效益提升幅度全省领先、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全省领先,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为此,必须按照“32239”(打好沿海和京津两张牌、加快发展方式由投入增长型向创新驱动型和资源依赖型向沿海开放拉动两个转变、做大做强沿海县域城市三大经济板块、抓实项目建设等九大增长点)的战略布局,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关键。

     

        1.打好“沿海”和“京津”两张牌,着力打造“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次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间,唐山市应进一步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机遇,深入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内陆型向沿海开放型转变,主动对标沿海先进城市,争取晋级升位,努力把唐山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区和京津冀东北部的航运中心。在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方面,应坚持港口、港产、港城“三位一体”协调推进,促进沿海经济迅速崛起。以建设世界性综合枢纽大港为目标,统筹三个港区规划,完善集疏运体系建设,形成功能完备、优势互补的港口群;进一步加快曹妃甸铁矿石、煤炭、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港口功能转型升级,不断提高集装箱在港口吞吐量中的占比。择优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做强做优精品钢材、现代化工、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重点临港工业,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加快完善曹妃甸生态城、曹妃甸临港商务区、海港经济开发区等现有城市功能,加速沿海产业集聚、人口聚集,为繁荣沿海经济提供发展保障。在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方面,应严格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准确定唐山的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主动积极作为,推进与京津合作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重点抓好完善基础设施、聚集发展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工作,精准推进平台建设,力争各类平台都达到京津冀区域领先水平。抓紧推动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型石化产业基地、资源能源储备供应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引导效应,精准促进项目落地。遵循主动有为、互利双赢的原则,精准推进合作互动,实现与京津在治理大气污染、交通互联互通和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合作,在增强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互动和人文、社会方面的交流,进一步缩短发展差距、提高发展质量、改善发展环境、厚植发展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

     

        2.抓住“转型”和“创新”两个发展,着力打造“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十三五”期间,唐山应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在稳增长中注重调结构,振兴实体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求好;把调结构作为优先举措,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争做“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排头兵。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第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向绿色、高端、集约、高效方向转变,稳步向中高端迈进。通过技术设备升级、产品链条延伸、名牌名品打造、规模档次进阶、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上市融资等手段,改造提升钢铁、建材、化工、能源、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再创传统特色产业新优势。第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产业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个产值超百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起包括钢铁、建材、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5+5”现代工业体系。第三,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实施《服务业振兴赶超计划》,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发展,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打造发展新引擎。第四,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制定《“互联网+”工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和《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实施方案》,促进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深度应用,建设智慧产业基地,强化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第五,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全面强化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多方培育创新创业主体,拓宽创新创业领域,掀起“精英创业”“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热潮,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增强自主创新动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3.壮大“城市”和“县域”两个经济板块,着力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按照“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十三五”期间,唐山市应瞄准“建设亮丽繁华宜居和谐的现代化沿海强市”的目标,进一步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不断壮大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综合交通运输中心、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城市经济应坚持统筹推进、多规合一,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努力建成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规划,加快构筑起“两核、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功能,承办好2016年世园会、中国—中东欧地方领导人峰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按照凤凰新城“瞄准现代”、新华中道高端商贸中心“尽显繁华”、弯道山陶瓷文化城“铭记历史”、南湖生态城“擦亮名片”、唐山湾生态城“转身向海”、芦台—汉沽新城“对接京津”、丰南城郊“观光旅游”的特色定位,打造独具魅力的七大亮点片区,提升城市品位。以发展都市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加快丰富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月光经济、会展经济等城市业态。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交通、环保、安全、旅游、市政、社区等重点领域核心业务试点应用。积极建设电子政务,提高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水平。依托“数字城管”建设,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绿美亮净畅整治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县域经济应把县城建设经营、园区发展、民营经济、对外开放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引导各县(市)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一批现代工业、商贸物流、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特色支柱产业,推进产教城融合,形成集群发展效应,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化服务和政策支持,推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成为县域经济增比进位的中坚力量。始终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吸引集聚更多优质生产要素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4.健全完善推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以“四个干”机制推动唐山转型发展、再创辉煌

     

        面对经济新常态,唐山必须保持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的定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抓好落实。第一,完善“四个干”机制。要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要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各项重点工作,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四个干”抓落实机制为基础,以《干部干事档案》为激励,以《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约谈办法》为约束的制度体系。第二,建设好干部队伍。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各级干部头脑,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以发展论英雄、从实干看优劣、凭实绩选干部。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尊重和信任干部,关心和支持干部,保护各级干部的工作热情,引导各级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第三,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唱响“实干兴唐”的主旋律,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事创业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苦干实干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形成独具特色、推进落实的“唐山模式”。

     

        (执笔人:龙立华、吴晓山、董晨光、李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