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德泽生辉 温暖中国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选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 2016年02月16日 05版)
    阎肃
    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徐立平
    吴锦泉
    郎平
    官东
    买买提江·吾买尔
    莫振高
    王宽
    屠呦呦

        2016年2月14日晚,十位“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的评出及颁奖,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年度节目之一,今年是第十四届。

        登上“感动中国”荣誉榜单的分别是: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他们不是大人物,但他们善良、执着,他们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人生,都是一篇激荡人心的精神史诗,感动中国,震撼人心。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走街串巷的磨刀人吴锦泉,将用汗水赚来的一摞一摞硬币,捐给地震灾区和公益事业。甘肃舟曲地震捐了1000元,四川雅安地震捐1966.2元,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已达37000多元。这位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仅靠磨刀谋生,磨一把刀一块钱,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87岁的他,还继续走在公益路上。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孩子走失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他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更让人欣慰的是,过去经常听到又丢了一个孩子,现在我们更多听到的是又找到一个孩子。

        拼搏是中国女排精神的突出体现,曾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立下汗马功劳的“铁榔头”郎平则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在队友或高就或经商时,功成名就的她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并将女排的拼搏精神传承下去。中国女排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成为奇迹的代名词,而祝再婚的她生活幸福则成为人们共同的心愿。

        蒿一握,水二升,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克服劫难。2015年12月10日,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也让很多人第一次知晓始于1968年的这一科研项目和成果。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人们敬佩屠呦呦,不光是获诺奖的荣誉,更是敬佩她执着的精神。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红梅赞》《唱脸谱》……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从艺65年来,他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崇高使命,把真诚为民为兵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近年来,他不顾年高,追梦筑梦,辛勤创作,参与策划多场重大文艺活动。2016年2月12日,86岁的他平静离世。但他和他的作品,则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同样活在人们心里的,还有一位被学生称作“莫爸爸”“校长爸爸”的广西都安高中原校长莫振高。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休息时间去全国各地演讲、动员,走上了“化缘”之路,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000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里所有的灯,但他在孩子们心中点燃的希望的灯火却将永远燃烧。

        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徐立平,28年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但他的绝技却令人倾倒,其“大国工匠”的称谓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很多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但在“东方之星”笼罩的悲情中,有这样一位小伙子给我们留下了一抹温暖的亮色,他就是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的官东。主动请缨的他抵达救援现场后,第一个跳入水中,成功救出第一个生还者。并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在氧气即将耗尽之时,丢掉所有装具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一碗茶水端得平,两个肩膀闲不住”说的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曾是孤儿的他是吃着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至2015年底,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而吾买尔的故事,则说也说不完。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豫剧有出名剧《程婴救孤》,老程婴16年忍辱含辛养大赵氏孤儿,而现实中王宽夫妇为救孤在古稀之年去卖唱,用他实际的行动向大家诠释爱的意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