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只是看企业眼前利益,不是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负责,坚决不行!”在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一位老委员在争论中腾地一下站起来,把毛衣一甩,大声地反对。
这样的观点交锋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已是常态。迄今为止,全国政协已召开4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近千名政协委员以国家发展、人民安康为己任,在会上畅所欲言、交流交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协商议政实效。
双周协商座谈会是本届政协在继承历史经验基础上新创的一种协商平台和形式。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紧紧围绕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和贯彻实施献计出力,发挥了其“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小切口 大视野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也是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15年4月22日,在第2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委员们提出的真知灼见,力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不断取得更多更好的实际成效。
这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主题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委员们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切入口,把视野拓展到三地协调机制、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调整城市布局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见地、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引起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题目小一点,讨论的问题集中一点。”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要善于从关系全局的小问题入手,选准一个切入点,真正把它研究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切实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切口小才能谈得深入,视野广才能切中时弊。梳理已经召开的4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可以发现,其主题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发挥国家实验室在原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等,基本都是切口很小的议题,但其意义深远、内涵丰富。
双周协商座谈会要在短短3小时以内把问题谈透彻,选对题目很关键。选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小问题”,研究突破后促进“大问题”得到解决,是双周协商座谈会选题的一个成功经验。
经常化 制度化
2013年9月18日,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指出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全国政协定期邀请各界别委员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的会议形式,是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协商平台,并规定了会议工作程序。
双周协商座谈会每次邀请约20人参加,其中中共委员只占30%,来自各民主党派的委员和无党派人士有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有时也根据议题需要,再邀请两三位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以外的专家学者。双周协商座谈会一般每两周举行一次,一年举行20次左右,每年大概有400名政协委员参与协商,一届5年算下来就是2000人,绝大多数政协委员都将有机会参与其中。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刘佳义说,每一名政协委员都联系和代表着一大批社会群众,有时候由他们去做这些群众的工作更直接、更有效,这对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都是很有裨益的。
双周协商座谈会定期举行,改变了以往“年委员、季常委、月主席”的协商议政格局。每年20次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与政协全会、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形成了人民政协新的协商议政体系,政协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完善,协商密度大为提高,政协人才智力密集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讲质量 重实效
对民主的坚持和对真理的追求保证了协商质量。一名政协委员说,参加双周协商座谈会既轻松又紧张。为什么轻松?因为大家不是拿着稿子去说,是很自由的发言;为什么又很紧张?因为在会上发表的观点要站得住脚,否则马上就会有人反驳。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刘维芳认为,双周协商座谈会规模小,每次都聚焦一个问题,参与者也是有备而来,有的放矢,绝不空谈,座谈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
按照惯例,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都是政协搭台、政协委员建言议政、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介绍情况并听取意见。在已经召开的46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住建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已经成为“常客”。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马大龙说,双周协商座谈会打通了政协与政府部委沟通的渠道,有力推动了协商成果转化。
每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结束后,会议承办方都将整理各方意见形成信息专报,递交相关决策部门,每一份信息专报也都会得到反馈。刘维芳说,双周协商座谈会已经成为一个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重要协商平台,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