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采访北梁棚户区改造后喜迁新居的居民王建军。“我今年63岁了,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买不起楼房的棚户区居民实现了盼望已久的住楼梦想。”王建军满脸的笑容。
在北梁,满怀这种幸福感的多达12.4万人。
12.4万名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
北梁,位于包头市东河区的北部,南临黄河,属于黄河北岸自然隆起的高地,面积13平方公里。这里是包头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是西北商贸重镇,是走西口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随着包头城市结构的转变,北梁逐渐走向没落,成了自治区最大的棚户区。4.7万户居民共12.4万人生活在脏乱差中,90%以上是土坯危旧房,平均400多人共用一个旱厕;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上下水。
北梁人的安居梦牵动着中南海。李克强总理先后两次到北梁考察,强调让群众从“忧居”到实现“宜居”。2013年北梁棚改开始,2015年10月全部工程完成,所有居民住进了新楼房。
喜迁新居“心情别提多亮堂了”
记者探访的王建军新居位于东河区惠民新城小区。春节将至,在小区门口,一些喜迁新居的人们正往家里置办年货。王建军正和老伴杜兰英一起准备包饺子。
以前一家人挤在一个26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一刮风,尘土飞扬,很不卫生。“现在我住进了干净、宽敞的楼房,心情别提多亮堂了。”王建军告诉记者。
马德伟是另一位棚改喜迁新居的居民,记者见到他时,正在安保巡逻。说起北梁棚改,马德伟高兴地说:“我以前的房子产权面积是24平方米,给我置换了50平方米的新居,还给我补贴了一万多元现金。”
马德伟离婚25年了,带着儿子一起生活,因家境不好儿子也没能娶上媳妇,爷俩一起生活。“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大岁数了,不但住上了楼房,还告别了单身,娶了老伴。我可以在新居里安享晚年了。”马德伟说。
能圆“就业梦”还享受文化愉悦
李志凤是一名从棚改获得新生的居民。她先天患有小儿麻痹,丈夫杨力军由于车祸成为重度残疾人,一家三口靠每个月的低保金保持生计。在北梁棚户区,一处18平方米的小屋是他们全家最主要的财产和居所,困顿的生活让李志凤脸上很少有笑容。自从搬到新区,在享受政府给予低保和困难救助的同时,李志凤也能干点活儿了。经过北一社区服务中心“妇女创业园”的培训,她学会了制作绢花,还正在学习制作“六合枕”。这些活儿可以拿回家做,既能照顾孩子上学,又可以有些收入补贴家用,李志凤不再愁眉苦脸,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
棚户区改造不光是换个新房子,还要让棚户区居民既住得好又住得稳,让居民实现“就业梦”,让好日子可持续。北梁的棚户区改造注重与居民再就业工程联系起来。2013年至2015年,包头市、东河区通过实施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公益岗位及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6534名北梁居民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过去北梁没有一处公共文化设施,今天在新区里,居民们享受到了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在北梁新区北一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棋牌室挤满了打牌、下棋的老年人,笑声一片;乒乓球案旁,你推我挡,颇有专业球员的架势;书画室、阅览室里,人们静静地练习书画、读书看报;“妇女创业园”内,几名妇女穿针引线,忙着制作绢花、“六合枕”等手工制品。
留住了“走西口”移民文化记忆
棚户区改造时,北梁三官庙二道巷19处古民居院落保留下来,这让北梁后人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一个能辨析历史经纬,怀想“走西口”移民文化的地方。
包头东河区形成于清朝中后期,是“走西口”移民的落脚码头和小商小贩们的皮毛集散地。北梁棚改中,对富含文化记忆的百年民居和文物优先进行了系统保护。
妙法禅寺、福徵寺修缮了,发展了文化旅游产业;乔家金街等商业街区整合建设了,集中体现出老包头商贾文化,形成城市公共活力片区;清真大寺、转龙藏一带也保护性修复了,包头老字号、清真食品、民族商业广场等历史特色街区也得以保存和延续;这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延续着北梁人文化记忆,留住了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
虽然天寒地冻,但在新北梁采访,触摸和感受北梁人的新生活,记者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喜悦。(本报记者 高 平 本报通讯员 张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