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30日 星期六

    文化视窗

    读图时代如何看待听觉文化

    作者:卢普玲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30日 09版)

        巍巍太行山里,一群盲人互相搭着肩膀,靠着一根棍子的支撑,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而行。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太阳,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他们向着天,向着太阳行走、演唱,一年四季都在路上。走村串巷、边走边唱是他们的谋生方式。他们的表演让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蒋晶为之一振。蒋晶说,这群来自山西省左权县的盲人艺术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观看自己的演出,但他们之间有一种岁月积累下来的默契,借助耳朵,依靠听觉记忆来获取外部信息、完成表演。这说明,耳朵的力量如此强大,作为“文化的器官”,接收和承载的意义又是如此厚重。可以说,盲艺人是天生的音乐家和诗人,他们比常人更善于倾听与冥想,以“聪”代“明”,在黑暗中直接与灵魂对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其实更能“看清”这个世界。

        但是,相比视觉文化,听觉文化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读图时代”,对“听”的关注逐渐弱化。日前,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听觉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倡导“听觉转向”,探究听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耿幼壮表示,对听觉感官的关注,并非是要以听觉取代视觉地位。只有改变视觉形象本身,才有可能在根本上恢复各种器官和感知能力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关系,进而使人得以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和生命力量。事实上,听觉文化在中国古代时期即有传统。温州大学教授王小盾由2015年南昌墎墩汉墓发掘出土的青铜饰品图案,谈到中国古文化中夜和听觉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了听觉文化和视觉文化的早期分野问题。他认为,上古中国人是在同视觉相对比的意义上,建立对听觉的认识的;视觉联系于白昼,听觉则联系于黑夜。视觉文化不可能取代听觉文化,听觉作为一种内在的能力,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陆正兰强调关注音乐与空间的关系。他举例说,在高档小区的庭院,一般都把隐蔽于草丛中的扩音器调成最低声,播放背景音乐,而背景音乐通常都采用并非特别难懂的流行化的轻音乐,如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恩雅的新世纪音乐,显然这是为追求“家庭”“小资”“格调”的买家与住户提供的音乐空间。而坐落在城市中的酒吧,则会尽量采用各种风格的西方摇滚、爵士音乐等,以取悦酒吧中的常客,这些常客多为自以为品位国际化的时尚青年。相反,在中国近年兴起的广场舞中,音乐往往是耳熟能详节奏鲜明的流行曲和民族舞曲。而所谓的“音乐广场”“音乐喷泉”则追求宏大开阔。就这样,听觉文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现实生活。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傅修延认为,视觉文化兴盛之后,“你讲我听”逐渐受到“你写我看”的排挤。在读图时代,“听”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然是一种可以被忽略甚至是可以被替代的信息接受方式。但是,多年的听觉文化研究发现,通过弘扬听觉的文化价值,可以达到针砭文学研究“失聪”这一痼疾的目的,因此有必要“重听”经典。本次研讨会上,他在之前研究中提出的“聆察”“音景”“拟声”“听声类声”“听声类形”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幻听”“灵听”等学术概念,并充分论述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卢普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