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6日 星期二

    新语丝:不能只管吃饭不管尊严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6日 12版)

        从米德尔斯伯勒的“红门风波”,到卡迪夫的“手环事件”,英国在难民安置中一些有失妥当的做法近日频频见诸报端。对于“手环事件”的始作俑者“清泉”公司来说,给难民戴上“色彩艳丽”的手环,以便负责配给饮食的员工识别,或许出发点并无恶意,仅是从降低管理成本角度考虑。毕竟,廉价的塑料手环与带有照片的证件相比,成本要低很多。但是,他们错在只从经济角度考虑,却忽视了难民的尊严这一敏感问题。

        很多难民为求生存,背井离乡,远离祖国,境遇已惨到不能再惨。他们唯一想保留的,可能就是那一点点作为人的尊严。但是,“清泉”公司的彩色手环,让他们被“区别对待”,有一种“二等公民”的感觉。难民是一个脆弱、敏感的群体,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与众不同”。他们走在街头,下意识地用袖口遮盖困扰自己的手环,其实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一点尊严。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手环,可能就会成为桎梏他们的“手铐”,给他们的心灵烙上伤痕。

        更何况,这个手环还给他们带来遭受人身攻击的风险。这种攻击,有的是言语上的,有的是身体上的。正如《卫报》报道所说,这让他们感觉来到英国后,身处“敌对的环境”。这种对当地人的畏惧,为可能的社会冲突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酿成难以控制的治安事件。

        既已决定收留难民,就该给他们应有的尊重,找到一种既能让难民吃上饭,而又不会侮辱难民乃至引发族群矛盾的适当管理方式。“嗟来之食”,其实是对难民的另一种、或许是更大的伤害。难民已经失去了故国家园、亲朋好友,不能因为节省管理成本,再剥夺他们仅剩的一点尊严。

        (本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