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图书馆公布了一组数据:“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自2011年启动以来,目前已覆盖全国40家省级图书馆、479家市级图书馆,服务辐射2900多个县级图书馆,全国各级图书馆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已超过10000TB,其容量相当于26亿册的图书或近千万小时的视频。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者们深知,面对这个浩瀚无边的数字“书海”,身处其中的人们,善用之可以泛舟起航,驶向远方,否则也可能无所适从,迷失方向。近几年来,在国家图书馆的带动下,各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服务都紧贴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儿,让看似冰冷的“书海”变得“暖”起来。
文化温饱,送书上门
临近春节,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大树小学学生张思怡和小伙伴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蒲公英梦想书屋”入驻他们的学校。书屋里500册少儿图书、两台电脑和配套的数字图书资源,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读到《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向在外打工不能回家过年的父母问一声平安。两年里,重庆图书馆已捐赠了24个“蒲公英梦想书屋”,3万多名留守儿童因此获益。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较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农民工‘文化温饱’义不容辞。”在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看来,依靠推广工程丰富的资源内容、便捷的数字化传输手段,可以不断催生出类似“蒲公英梦想书屋”这样的新型服务:购买火车票实名制后,每年春运,该馆都会联合全市各区县图书馆帮助农民工在网上订购火车票;农民工就业难,该馆就与重庆市扶贫指导中心、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等机构合作,把数字图书馆资源送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课堂。
残障人士的文化权益同样需要呵护。在山东省图书馆的盲人数字图书馆,盲文点显器、扩视软件、一键式智能阅读机等设备一应俱全。“盲人出门难,上门更难。建在图书馆内的盲人阅览室,所能辐射的人群一般仅限于本地的部分视障读者。”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冯庆东说,针对盲人读者的实际情况,该馆已在全省建设了数十个“光明之家·视障数字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已延伸到社区、残疾人学校、福利工厂。
在广西灵川县,县图书馆将数字资源刻成光盘,每年定期到各乡镇免费发放;在上海虹口,区图书馆为菜场的农民工安装了无线网络服务器,通过手机就可以登录掌上图书馆;在湖北宜昌,社区网格员走进读者家中,介绍数字图书馆使用经验……数字图书馆就是这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群众感受到书的温度。
远山近水,亲切可人
海量的数字资源,只有进行系统整理,才会显露出亲切可人的模样。“推广工程”自实施以来,已有272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资源联合建设,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库汇聚在这个全国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上,如一座经过精心雕琢的园林,远山近水,各有千秋。
在牡丹之乡洛阳,洛阳市图书馆建设的牡丹文献中心数据库,无论是历史上与牡丹有关的历史人物、诗词歌赋、风景名胜,还是当代的工艺美术、栽培技术,皆在其中。上线不过三个月,就引来全国牡丹爱好者的关注。
“近年来,虽然有大量的牡丹文献整理出版,仍难免有沧海遗珠之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牡丹文化的深入研究。”洛阳市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张丽鹏说,“我们联合十多位牡丹文化研究专家,建成了这个信息最为全面的牡丹专题数据库,目的就是为了给研究者提供便利。”
中部地区特色文献建设生机勃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字资源建设则更具风情。打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的“新疆印象之民风民俗资源库”,一张羊皮卷在屏幕上展开,富有地域风情的乐曲随之响起,把人们带进新疆民风民俗的世界;宁夏图书馆将馆藏的回族伊斯兰文献数字化,建设了回族暨伊斯兰教文献资源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介绍,“十二五”期间,“推广工程”注重把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不断加大针对少数民族语言定制数字资源推送力度,向少数民族地区推送的蒙、维、哈、藏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量近40TB。
曾有人预测,数字化的到来有可能拉大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的差距。但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开展,人们看到,全国各地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图书馆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与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了高度融合。而这个带着热度的“书海”,也成为图书馆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使命的生动诠释。
(本报记者 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