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5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陆续公布。对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等24项主要指标基本完成,部分超额完成。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贡献增多,都体现了GDP增长背后的重要变化。不只要增量,更要质量;不只看总量,更看结构。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汇聚,含金量在提升。
GDP超额完成十万多亿元:五年增量相当于一个德国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55.8万亿元,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近数据,“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从2010年39.8万亿元到2015年67.67万亿元的大跨越,GDP总量超过规划预期目标11.87万亿元。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的增量达到27.87万亿元(合4.2362万亿美元),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德国的经济总量。
从人均GDP看,2014年,我国已有八省区市迈入“人均1万美元”行列,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以北京为例,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超过1.7万美元。
尽管很多人认为部分省市的水准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仍需理性看待——2015年我国人均GDP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对所谓“中国GDP总量将超越美国”的言论,中国更多了一分理性。引领新常态,苦练内功、提高品质,才是立身之本。
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7%的目标。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这一数值实际已达到50.5%,服务业已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从2010年43%增加到2015年的50.5%,五年增加7.5个百分点——体现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具体来看,京沪等发达地区的特点更加鲜明——
2015年,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2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3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9.68%,彰显了第三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1月20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数据,2015年上海GDP增速为6.9%。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67.8%,创下历年新高,第三产业对于上海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高达94.9%。
从中西部部分省市看,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接近或超过两位数——2015年,湖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2736.79亿元,增长10.7%;重庆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四川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2132.6亿元,增长9.4%。
拉长时间的纵坐标,则可清晰观察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952年时,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0.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1970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40.5%,成为最大产业,中国工业化加速;2012年,服务业占比达到45.5%,首次成为最大产业;2015年,中国的这一数字达到50%以上。相关专家指出,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国工业化正在进入中后期,中国经济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步入中高速阶段特征将更加明显,减速的同时结构更趋合理,质量更加优化。
2015年城镇化率达56.1%:2010年以来最快的一年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2015年实现51.5%的城镇化目标,而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
对此,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6.9%,而城镇化率的增速达到1.33%,是2010年以来最快的一年。当前的城镇化体现了新的特点:2015年,本地农民工的增速是外出农民工增速的7倍,就地就近城镇化特征较为明显;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减到2.73,与此同时,农民工数量只增1.3%,乡转城的收入动因正在趋弱。
在冯奎看来,城镇化加快还有着新的动因——中西部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快于东部,这将有力支持中西部城镇化发展;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0.5%,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吸纳进城人口作用将不断扩大。
按照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这需要每年城镇化率提高一个多百分点,大概有1000多万人。下一步,各地将进一步提高户籍城镇化率,这意味着城镇化正在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和效率转变。
(本报记者 冯蕾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