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8日 星期一

    千里草原传佳音

    ——内蒙古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8日 04版)

        民生,就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日常基本需求,即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这些都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幸福。长期以来,因为历史欠账的原因,内蒙古自治区广大农村牧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这些短板不仅让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更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

     

        从2014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全面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将触角延伸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细微之处,桩桩件件关注民生,旨在补齐发展短板,夯实民生之基。如今,这些细微改变开始汇聚,“十个全覆盖”正成为一个能为千万农牧民幸福撑腰的民生工程。

     

    圆梦乡村

     

        近年来,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是还有一些农牧民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井水,用的是蜡烛,走的是泥土路……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如今,随着“十个全覆盖”深入实施,农牧民住上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常电,还看上了卫星电视,梦想的幸福生活已然走进了现实。

     

        通过扎扎实实的“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的短板。内蒙古农村牧区就医、入学、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农牧民不仅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孩子就近入学”等愿望,过去农闲时打麻将、蹲墙根晒太阳的消闲方式,也变成了活动广场跳跳舞、草原书屋学技术、互联网上找门路……“十个全覆盖”不仅让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逐渐消弭,也改变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了农牧民的精神世界。

     

        “十个全覆盖”补齐了农村牧区社会保障的短板。过去农牧民有两怕,一怕病,小病拖着看,大病不敢看;二怕老,担心老了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内蒙古“十个全覆盖”中的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工程,让广大农牧民基本实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十个全覆盖”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对农村牧区投入最大的民生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在“全”字上用心思、下功夫,确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一样都不能缺。农区、牧区、林区、垦区的嘎查村都要全面建设,一个都不能少;农民、牧民以及林区垦区的职工都要全面覆盖,一户都不能落下。

     

        “村村通电家家亮,家用电器都用上,杀猪宰羊有冰箱……”这首名为《十个全覆盖就是好》的三句半里,洋溢着农牧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喜悦之情。

     

    加挡提速

     

        在内蒙古大地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农村牧区的美,在于人,在于山水,也在于发展的平衡与活力。可以说,没有农牧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牧区繁荣富强,没有农牧民安居乐业,现代化内蒙古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实践证明,“十个全覆盖”工程不仅解决了农牧民行路难、就医难、吃水难等问题,也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推动了现代农牧业发展提速,让农牧民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为农村牧区长远发展蓄积了力量,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工程。

     

        内蒙古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畜牧业强区,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意义重大。“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全区上下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采取了更加具体有效的措施,重城市轻农村的思维惯性得到扭转。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小规模生产与农牧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牧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内蒙古各地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牢固树立产业主导理念,培育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富民产业,为农村牧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个全覆盖”工程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各族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富余劳动力正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一个有产业支撑的美丽村庄,注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下去、兴旺起来。

     

        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羊盖板村的郭宝军,家里的几十亩土地过去十几年一直以种玉米为主,每年每亩地收入1000元,两个孩子都在大学读书,全家人都靠着这份收入,日子过得有些困难。

     

        2013年5月,村里开始建设蔬菜大棚,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郭宝军也加入了蔬菜大棚的种植队伍。原来的几十亩地一部分交给村里种植紫花苜蓿,每年有租金收入,另一部分建设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经过一年经营,蔬菜大棚收获颇丰,家里的收入一下子翻了好几番,一家人的日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自家的大棚,郭宝军喜上眉梢:“2015年我家有7个大棚,每个大棚一季可以收获一万多斤西红柿,一年能种植两季。2014年西红柿价格高,从我们这里收购时一斤3.5元,这样算来,一个大棚一季收入就有三四万元。我们的西红柿都是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用的全是村里牧场的牛粪、沼气渣和沼气液做肥料,长出来的西红柿颜色鲜艳、汁多味美,销量特别好。”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喜印在谈到“循环经济”模式时说:“能让一个村子的村民大部分收入每年达到八九万元,这样的模式在赛罕区乃至自治区也是少见的,而且这样的模式也是十分稳定的。这样的支柱产业对于农民来说是增产、增收的‘两条腿’,用‘两条腿’走路,农民当然会更加富裕。”

     

        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使全区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享受到社会保障的阳光。这种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内蒙古缩小城乡差距的可能性,找到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牧民就地城镇化的一次有益探索。

     

    决战贫困

     

        内蒙古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农村牧区。那里大多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医疗、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导致农畜产品销售难、农牧业生产受限、农牧民就医就学成本增加,给农牧民脱贫致富带来极大困难。扶贫攻坚搭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风车,制约农牧民收入增长的瓶颈迎刃而解,贫困农牧户脱贫致富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农村牧区发展永远在路上。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上下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农村牧区发展提速,让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腰包鼓起来,“十个全覆盖”工程正在真正成为农牧民的“幸福全覆盖”。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实施“十个全覆盖”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全扶贫开发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全区现有贫困旗县57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1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6个。到2014年年底,全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266.58万人减少到119.65万人,2014年4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令人欣慰的是,内蒙古采取“扶、转、救、保”分类扶持措施,已经见到明显成效。2015年全区确定减贫任务41.98万人,对适宜当地发展的12.7万户35.18万人扶持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5445户1.6万人实施转移搬迁工程;对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的1.28万户3.33万人落实好低保家庭子女上大学1万元、低收入农户一吨煤等补助政策和“一对一”帮扶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的7225户1.86万贫困人口落实保障兜底政策。同时实施五项精准扶贫工程,一是实施“三到村三到户”工程,在全区2834个贫困村实施干部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程,为每个村落实一个帮扶单位、选派一个驻村工作队、安排一笔项目引导资金。二是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三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在2421个贫困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四是实施扶贫搬迁工程。五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采访中,千万农牧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让我们感受到了内蒙古千里草原发生的巨大变迁。

     

        (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