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国和省一级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架构初步形成。至此,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以及中国记协、中国产业报协会两个单位成立了新闻道德委员会。
作为新形势下党管媒体的创新形式,新闻道德委员会搭起了“依法管理、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管齐下、综合治理的新平台,为新闻行业正本清源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举报查处、案例通报、新闻评议已成为各新闻道德委员会创新工作方式的主要抓手,并依此建立了一系列常态化监督制度。
查处通报狠刹不正之风
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接受社会举报查处案件并进行通报,对新闻界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不良广告等不正之风形成震慑。
2013年5月,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之初就向社会公开了举报投诉热线,不久便接到浙江大学退休教师王元骧举报,《浙江城市广播电视报》整版刊发虚假广告。浙江新闻道德委立即组织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别扣罚了该报社相关负责人、分管领导、广告部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奖金,并终止了与相关广告公司的合作。
2014年底,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联合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涉及新闻敲诈、无证采访等案件的处理结果,吊销了6名持证记者的新闻记者证,并分别给予终身禁业或限业3年的行政处罚。记者从陕西新闻道德委获悉,与2014年相比,陕西新闻行业2015年的投诉率下降了59%。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在2015年5月成立了10余个巡视督导组,以实地查看、座谈交流、通报反馈等方式,对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第一财经日报、澎湃新闻网等十余家媒体和网站开展巡视督导,积极发挥新闻道德委员会发现问题、社会监督、教育引导等的作用。
新闻评议明确行为方向
把影响范围广、对新闻道德意义重大的典型案件拿出来,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分析职业道德得失,阐释职业道德建设的政策要求。这种新闻案例评议的方式,已成为各新闻道德委员会推动行业自律的有效抓手。
把握社会热点,关注媒介报道动向,是北京市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据北京新闻道德委主任范三成介绍,根据社会突发热点事件,北京已分别举办了“突发事件如何报道”“对抹黑英雄现象媒体应有的立场与担当”“新媒体生态环境下如何做好警法新闻报道”“坚守底线,理性、客观地报道真相”四次专题新闻评议会,对媒体立场、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等问题提出评议意见,引导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为保证新闻评议的专业性,陕西新闻道德委在作出结论前,首先要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评议结果经得起法律考量和实践检验;福建新闻道德委则从退休的新闻工作者和高校新闻专业教师中选聘人员,组成新闻评议专家小组,提出权威意见。
制度建设立稳行业规矩
经过三年的探索发展,一系列常态化的监督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这为新闻业健康发展立下了规矩。
“没想到省记协的同志会给我打电话,了解投诉的事情,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投诉人的这一反馈,正是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坚持“一事一办一销号”制度,坚持一事一办、及时回复、归档销号的工作流程,并及时给予群众答复的最直接见证。
湖南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制定出台的《湖南省新闻从业人员“十不准”》,给新闻工作者设定了“道德底线”,划定了“行为规范”;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制定的《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工作办法》,建立起评议制度、协调制度、通报制度、追究制度、警示制度、评估制度和监督制度等七项制度。
(本报记者 李笑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