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变幻,高楼林立,步履匆匆,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26年,从阡陌农田而成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这座外力震荡下苏醒的城市,有了傲人的楼宇高度,也开始留心放慢脚步,反观自省,更加冷静地思考城市的根本和未来——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品质和内涵的深层次体现,也是营商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浦东不仅需要硬实力的再提升,还需要软实力、软环境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同步提升。”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说。浦东清醒地认识到,文化,是浦东发展到这一阶段必须着力补齐的短板。浦东开发开放不只是经济的开发,而且是社会的开发,是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人口、空间、产业、公共服务的整体布局,更要注重以文化为重点的软实力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和本色是什么?浦东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和区域特点,选择文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作为高度国际化区域,浦东明确,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紧密结合浦东文化主体多元化、文化需求多样化的现实,着力破解高度国际化区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难题,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文化主体积极参与的现代治理格局。
编者按
城市需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的积淀、支撑和引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旨在推动各地研究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和示范,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2013年11月,上海浦东新区取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作为承担着国家公共文化创新使命的浦东新区,要在高度国际化区域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3年多过去,浦东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得怎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瞄准世界前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以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广泛吸引社会组织、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文化服务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共文化的浦东样本”日益清晰。浦东正努力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发展提供新实践、创设新机制,向国际社会展示现代治理格局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当代“中国经验”。
1.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整合激活社会力量
去年底,历时3个多月的2015浦东文化艺术节落下帷幕。这是浦东近年来探索政府引导、撬动多元主体和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浦东新区政府以近千万元投入,撬动社会资金数千万元,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45项,覆盖360多万人次。
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陆家嘴是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世界最新的文化艺术潮流在这里交流、碰撞,是很好的展示平台。参与像文化艺术节这样的政府公共文化品牌活动,对自身公益文化的品牌形象也是一个提升。”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董事长宋竹君说。2015浦东文化艺术节期间,正午文化艺术中心在陆家嘴金融中心绿地举办了首届户外艺术节。
浦东文化艺术节的杠杆撬动模式只是一个缩影。浦东意识到,靠政府“一手包办”,办不好文化,搞不活文化。政府退后一步,让社会走到前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才能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引入源头活水,注入新鲜动力。
浦东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5届,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活动经费补贴等方式,杠杆撬动了喜玛拉雅中心、正午艺术中心、碧云文化中心等专业机构出资参与艺术节的各项活动,有效放大了公共财政的资金效应,社会组织也通过浦东文化艺术节提升了自身的形象。联动浦东新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区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区成教协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举办活动;吸引上海白玉兰文化发展公司和台湾中子文化公司共同主办上海简单生活节;支持上海悦色演艺经纪公司主办爵士上海音乐节、上海回向基金会主办WDC世界舞蹈锦标赛等……浦东有意识地鼓励扶持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力求为不同群体烹调出合口、对味的公共文化“大餐”,同时打造浦东文化的品牌,提升活动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之间实现了多方共赢。如今,在浦东,“大文化、大家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供给主体,撬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文化主体丰富、文化活力迸发的格局初步形成。
开门办文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性越来越高。近几年,浦东先后建成龙美术馆、翡翠画廊、震旦博物馆、喜玛拉雅美术馆、冯氏烟画博物馆……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私人艺术馆,每年为市民提供数百场精彩文化展览和活动,成为公共文化资源的有益补充。浦东不断强化对这类场馆的运行补贴、活动项目补贴、宣传平台支撑,通过“民办公助”来保护、整合、激活其内在活力,为“社会力量办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条件。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创设的“浦东新区宣传文化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扶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文化服务。运行十多年来,每年申请“文化发展基金”的社会力量都在增加,文化发展基金的作用不断放大。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扎根浦东,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深耕公共文化服务的园田。
2.吸引多元主体参与 布局城市文化空间
前不久,成立于1986年的上海轻音乐团宣布“过江”,搬迁至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成为入驻浦东的首家国有市级文艺院团。
上海“文化东进”的序幕才刚刚拉开,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未来也将陆续“东进”。1210平方公里的浦东版图上,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将高速增长和提升,惠及于民。在上海轻音乐团团长褚保杰看来,“文化东进”不是简单的搬迁,“我们要做的,是把文化和浦东相结合,融入浦东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
曾几何时,浦东被很多人视为“文化沙漠”,白天热热闹闹、晚上黑灯瞎火,演出团体不愿来,来了不愿留下。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缺乏高标准的硬件配套,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十一五”期间东方艺术中心正式运营,“十二五”期间浦东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中华艺术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落地浦东,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加强。浦东在街镇层面建成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7个文化广场和1240个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初步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人文浦东”的愿景步步推进。
陆家嘴,上海的“金融心脏”,这里高楼林立,聚集着近3000家金融机构,人才总量达40多万人,其中金融白领总人数约20万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他们的教育背景、生活趣味、消费结构又使得他们对人文环境和文化体验有着很强的需求。为金融城人群解“文化之渴”,高密度、常态化、针对性的文化导入显得十分必要。
2014年9月,一场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指导,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浦东新区文广局主办,陆家嘴管委会以及多个社会主体承办的“陆家嘴文化氛围营造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根据区域人群学历高、国际化特征,精品话剧、爵士乐、交响乐、艺术电影等门类和常态化音乐欣赏会、户外音乐会、美术等真正“对味”的文化活动陆续登场——
每周一、三、五中午,午间白领休闲爵士流行音乐会准时亮相,陆家嘴中心绿地观景篷下,上海轻音乐团的乐手和歌手为白领现场演奏,一年演出近百场。小型交响乐演出、建筑艺术展、草地诗会、朗诵话剧社、足球俱乐部、滨江热跑、垂直马拉松……青年白领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受众和参与者,也成为热情的策划者与设计者,众多“青春味”“国际范”的文化活动为金融城营造出更加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金融城各个楼宇也纷纷投入楼宇文化、白领文化的打造,利用金融城的楼宇空间,开展午间音乐欣赏会、午间艺术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初步形成了政府搭台引导、区域市场主体共营的文化活动机制。
如今,“文化陆家嘴”渐成常态,2015年全年共执行近百项文化活动。给摩天大楼注入了“人情味”“文化味”,区域内机构、金融白领对陆家嘴的认同感、归属感也在增强。针对区域不同特点,聚拢优质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浦东还在深化“结对子、种文化”,创新机制,努力满足多元文化需求,培育潜在文化市场,完善城市文化空间布局。
比如,在开发区层面,围绕自贸区和科创中心等国家战略,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原则,打造适合青年白领休闲消费的文化街区,推进张江话剧艺术中心、森兰艺术岛等项目建设,在商务楼宇、城市综合体释放更多文化艺术空间,打造具有艺术人文气息宜居之城。在街镇层面,坚持一街(镇)一品、错位发展原则,立足本土人文旅游资源,加大新场古镇、横沔老街保护开发力度,与迪士尼项目协同发展,在航头牌楼、周浦旗杆等村庄中探索导入文化元素,拓展文化功能,提升美丽乡村内涵。用文化涵养城市,城市方能有文气、有活力、有温度、有品位。
3.引入现代治理结构 提升文化服务能级
梳理公共文化的“浦东样本”,最显著的特点无疑是社会化、专业化。围绕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着力理顺政府、社会、市场的关系,积极探索和创新各类社会主体有效参与区域文化设施管理运营的机制、模式和途径,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东方艺术中心,2004年由上海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资10.8亿元建成,当时通过全国招标的方式,最终委托由保利文化与上海文新报业共同组建的管理公司来运营,是国内最早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共文化设施,被称为“东艺模式”。目前,东方艺术中心运行良好,每年演出500多场,观众52万人次,以东方艺术中心为依托创立的“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的运作模式”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个重要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合理调整和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建立多元共治、高效运行的现代治理结构,激发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创造活力和参与热情。有东方艺术中心的成功尝试在先,眼下,浦东新区图书馆正在试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结合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决策+监督+资源开发”的特点,拟由政府代表、馆长、专业人士、辖区内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社会各界代表构成理事会,兼有决策、监督职能,日常运行继续实行“馆长负责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共治格局。
在吸引社会专业力量运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浦东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陆家嘴金融城、金桥镇、三林世博、塘桥、周浦、曹路大居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委托民非机构运营管理,满足了市民的多样性文化需求,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和水平。“十二五”期间,浦东的36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全部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管理。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最后比拼的是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围。作为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的主战场,浦东新区将对标世界一流大都市,按照上海市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战略要求,率先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浦东样本,为浦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说。
三句话读懂“浦东样本”——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从上世纪90年代“罗山会馆”开始,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尝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2005年,浦东新区制定了政府购买公用服务和建立新型政社合作关系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初步确立。近年来,浦东新区在一些重大文化活动和品牌文化建设中,政府不包办,采取委托生产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服务领域,这一购买范围正逐步扩大到全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如尝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竞标+点单+配送”方式,一改过去由政府部门直接送戏到基层的传统做法,变为“下面要什么,上面演什么”,实现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配送。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管机制是实现这一购买体系公正、有效的重要保障。浦东新区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阳光操作,提高政府公信度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如聘请资深文化学者,设立专家库,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进行论证,纪检部门全程监督,避免腐败现象。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购买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评估,拓展参与主体范围。下一步浦东将采取招标购买方式,进一步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文化系统内转变为面向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有序竞争的局面。同时,培育主体、深化竞争,提高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性,改变目前面临的内容较为单一、产品长期反复循环演出、“老面孔”过多等问题。
关键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以文化类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浦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投资兴建公共文化实体、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等。但对标国际文化大都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尚有很大拓展空间。
为此浦东积极应对,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放宽社会准入门槛,通过房租、展演场地优惠等措施,鼓励文化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加快推进文化非营利组织的申报、审批,为浦东文化发展贮备更多的民间资源与资金支持。同时放宽政策,让只要有文化艺术创作、组织、展演、教育培训等相关资质的草根组织就能够进行合法登记,也可以储备更多优秀的民间文化队伍,让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
浦东还在酝酿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进行分类管理,强化培育,鼓励引导建立现代组织治理结构,出台扶助政策推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的专门人才职业化发展,落实文化志愿服务时间累计积分兑换服务的反哺机制及精神荣誉奖励的嘉许制度,扩大社会参与度。
关键词:鼓励民间公益文化基金发展
以民间公益文化基金的方式促进社会公益文化事业,是国际上普遍性的成功经验,但在国内出现时间不长,尚属新生事物。浦东新区积极鼓励民间公益文化基金发展,推动其成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
民间公益文化基金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主要有拓展资金来源、整合社会资源、满足多元需求、有利政府由“办”到“管”转变等作用。面对社会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在政府有限“托底”和公众合理意愿之间,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的介入和支持,并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民间公益文化基金整合不同领域资源,能够有效扩展社会参与公共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还可有针对性地直接投入公共文化具体活动或领域,有侧重地引入社会资源,同时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参与主体,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浦东高度国际化特点,今后有必要从现代治理角度创新民间公益文化基金运行机制,降低准入门槛,试点基金公募,建立现代治理结构,与此同时,进一步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本报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