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1日 星期一

    重视学科建设更重视文化建设

    清华以“人文清华”讲坛打造新人文格局

    作者: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1日 05版)

        本报北京1月10日电(记者邓晖)站在105岁的年轮上,10日,清华大学以首场“人文清华”讲坛的开启勾绘出她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路径——打造新人文格局。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亲自开坛,该校人文学院教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格非开讲第一期——“重返时间的河流”。

        “如果说上一个百年,清华是百年辉煌;那下一个百年,一定是人文日新。”讲坛现场,邱勇如此肯定“人文”之于清华、之于大学的意义。而在此前,他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一流”与“文化”的关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难的是文化建设,差距最大的也是文化建设。”“未来清华关注的不仅是学科建设,更是文化建设。”他期待,能以此次讲坛为开端,为一流大学的一流文化奠定思想基础:“讲坛将邀请清华优秀人文学者发表公众演讲,阐述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呈现清华在新时代的人文成就和思想成果,构建人文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推动人文日新、社会进步。”

        作为首期主讲人,格非选择以“重返时间的河流”为主题,探讨“文学时空观的演变及其意义”。演讲内容,则来自他对时空关系失衡的痛切感受:“在传统文学中,空间是时间的附庸。但自18世纪以来,文学时空观发生了巨变。先是空间性场景和画面的独立,接下来,对空间的热衷和迷恋压倒了对于时间和意义的关注与沉思。最后,时间干脆被取消了。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当代人的时间被空间切割成碎片,生活的意义消解殆尽;在文学叙事中,时空观同样发生了畸变,导致永恒消失、目的与意义匮乏。”

        他呼吁人们重返时间的河流,重建时空平衡:“今天越来越多的读者放弃了对意义的寻找,沉湎于令人愉悦的空间性的事物中;越来越多的作家放弃了文学最古老的职责,为消费时代提供廉价读物。但无论如何,空间性事物本身并不产生意义。没有对于时间意义的沉思,空间性的事物充其量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荒芜。”

        据悉,“人文清华”讲坛每两个月举行一次,内容将通过公共演讲、电视、纸媒、网站、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立体传播,让清华的新人文之光穿透校园,引领社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