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0日 星期日

    国家创新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创新攻关启示录

    作者: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杨克功 杨森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0日 04版)

        1月8日,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网络通信与交换技术创新团队”荣获我国科研团队最高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一支不足百人的团队,获得4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次二等奖,“秘诀”何在?走进信息技术研究所,所训“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刻意创新”便映入眼帘。“这是我们研究所的精神所在,之所以说‘刻意创新’,不是我们要标新立异,而是源于对形势和责任的认识。”研究所所长陈鸿昶说。

        “跨界”现在是个热词,却不是这个时代的首创。1985年,信息技术研究所创立之初,开拓者邬江兴、鲁国英和罗兴国几位年轻人都是我国计算机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有了研制程控交换机的新差事。“程控交换机是什么?”一接触,他们这才知道交换机与计算机原来是两股道上的车,风马牛不相及。再一了解,国外研发程控交换机耗费的人力财力都是天文数字。不懂技术,又没人没钱,怎么干?邬江兴和同事们冥思苦想,一位战友提出:咱们封存的5亿次计算机资料能不能派上用场?一句话启发了邬江兴,老外是在电话交换机里加上计算机控制,我们为什么不干脆造一台能够实现电话交换的大型计算机呢?

        创新的窗户纸就此捅破,信息领域两大支柱学科“通信”与“计算机”实现了超越时代的“跨界联姻”。凭借“基因杂交”而成的优势技术体系,邬江兴和他的科研团队以远低于国外产品的研发代价,一举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打破西方国家长达20年的技术封锁。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超级计算领域你追我赶,高性能计算机峰值速率不断刷新,但其背后的能耗“隐忧”日益凸显,排位靠前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功耗平均都在数兆瓦以上,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居民生活用电量,每年仅电量耗费一项就在亿元级。于是,“能不能研制出一台性能与耗能兼顾的高效能绿色计算机”成了邬江兴团队的新目标。

        在邬江兴院士案头的电脑屏幕上,记者看到一条形态变幻万千的“怪物”。邬院士说,正是这只丑陋的“怪物”启发了他们,它叫拟态章鱼,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模拟十几种海洋生物来进行狩猎、栖息和逃遁等不同行为。传统计算机采用固定结构处理所有应用问题,我们何不通过计算机的结构变动来适应任务变化?经过艰苦的科研攻关,2013年9月,他们成功研制世界首台拟态计算机,采用变结构思想,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其效能可比一般计算机提升十几倍甚至上百倍,而功耗只有原先的1/10。业界认为,该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突破,使中国计算机领域实现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从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跨越。

        近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空间安全已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在漏洞、后门、恶意软件无处不在,芯片、元器件、操作系统等无法完全自主可控的今天,必须采用颠覆性方法彻底改变规则,才能营造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目前,邬江兴院士和他的团队基于拟态网络安全防御原理,已经研发出拟态路由器和WEB服务器验证系统,为网络空间安全开辟出全新路径。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方案对有效破解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困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报记者 尚文超 本报通讯员 杨克功 杨 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