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作为我国最高的科研机构,汇聚着一大批爱国敬业、学术成绩卓著的精英人士。他们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不少人眼中,科学家是教科书上一个个令人敬仰的名字,其实他们和平常人一样,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一书中,著名作家萨苏以京味十足的语言和诙谐有趣的风格,还原了众多科学精英过往的人生传奇。
科学精英的普通一面
该书作者萨苏生于北京,上世纪初大学毕业后,曾在美国、日本从事计算机研发工作,后改行专心写作,曾出版《国破山河在》《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京味九侃》《动物奇案》等作品。萨苏自幼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大院内长大,与众多科学大腕为邻。而他的父亲,生前曾是数学所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国计算机研发的开拓性人物。正是由于在科学的氛围中成长生活,他内心一直都有着科学家情结。
从2005年起,萨苏便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在网上陆陆续续记录科学家们的故事。这些文章汇编成册,就是《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本书上篇“大院记忆”回忆了中科院数学所的生活点滴,中篇“科人往事”讲述了科学精英的生平旧事,下篇“铁拐传奇”则描摹出数学家“铁拐李”和他独具时代特色的人生奇遇。书中所讲述的故事和人物,一部分是萨苏亲眼所见,而有一些则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书中通过一桩桩轶事,还原科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旨在呈现老一辈知识分子谦逊、要强、勤奋、宽厚以及可贵的家国情怀。
从事科学研究,勤奋精神是首要的,可还需要一股子“呆”劲。本书以《记忆中的陈景润》开篇。陈景润(1933—1996)是中外公认的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在萨苏幼年的印象中,陈景润体弱多病、少言寡语,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即便在夏天,他还穿着棉袄,整日整夜在一个由厕所改建的房间里倒腾“哥德巴赫猜想”。对于人情世故,陈景润几乎没有常识可言。俗话说,不管千里马能跑多快,没有伯乐也不成。
陈景润的成功,与数学家闵嗣鹤(1913—1973)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本书《生死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中写道,陈景润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学术论文写得深奥晦涩,无人能懂。闵嗣鹤应他之邀,拖着病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认真审稿,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闵嗣鹤自叹这三个月要少活三年。1973年第二期的《中国科学》杂志,发表了陈景润关于解析数论的论文后在学界引起轰动。而闵嗣鹤在审稿中由于耗费了极大的心血,加上疾病的折磨,同年10月离逝。如果考虑到自己的健康,闵嗣鹤完全可以拒绝,但是他义无反顾地付出了,并且以生命为代价。
科学精英的诚朴可爱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科学院的工作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多数科研人员收入低,住的是狭窄的平房,家庭生活负担普遍沉重。一些有名望的科学家衣着朴素,经常蹬三轮车到菜场排队买大白菜,和普通市民没有两样。然而,他们都没有丝毫怨言,兢兢业业地做科研。
在萨苏的笔下,科学精英们诚朴、率真而可爱。钟家庆(1937—1987)致力于多复变函数与微分几何的研究,是响当当的数学家。书中写道,他和其他研究员一样,一些生活琐事也亲力亲为。一年夏天,他满头大汗用板车去拉整箱的橘子回家,晒得像个卖炭的老头,而此时一个欲报考他研究生的女学生,问他谁是钟家庆。因为在报刊上,他都是以西装革履的形象示人,为了不破坏自己在青年人中的形象,他支支吾吾地说自己不是,然后赶紧快步地走开。后来这女学生虽然没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在信中极尽耐心地予以各种辅导。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工作的时候专心致志,而离开科学的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其中很多人还特别接地气。萨苏近乎“调皮”地写道:“我所接触过的科学院一些老大就颇有些生活能力超越常人的家伙。比如搞信息论的杨辉文先生,分筋错骨手内外兼修,等闲武打影星未必是他的对手;人称中国硬件大王的万家雷先生,火车上一副扑克玩得骗子几乎乌江上吊……”
勤俭节约是科学工作者的本色,他们也善于累中作乐。出生于1930年的王元,也是著名数学家,在解析数论领域颇有建树。萨苏在《王元买瓜》一文中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作为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的王元,腰包并不鼓,陪着妻子买西瓜时,因为一元钱和妻子争执不休,他还以数学中容积、面积、平方等术语论理,这使得妻子不厌其烦地说:“头疼,我不买算了。”而数学所里很多研究员,为了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在自家附近“开荒种菜”。《研究员种菜》一文中,萨苏有生动的描写。当然,这些知识分子种菜,除了想节省菜钱,还想为自己和家人解解馋。也许有人不可思议,可要明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城里人若能天天吃上新鲜的蔬菜,几乎是一种奢望。
科学精英的家国情怀
在萨苏的笔下,科学大腕们廉洁、严于律己,对待科学研究极为严谨认真。华罗庚(1910—1985)作为科学界的领军人物,“小气”也是出了名的。他从来不轻易下馆子,也不请别人下馆子。若别人请他,他往往没有好脸色。如果非得他请客,也从不动用公款,总是自掏腰包,并且是在小饭馆解决。著名物理学家黄昆(1919—2005)是一个“火眼金睛”的人。当时,上海某高校自称研发出世界先进水平的集成电路芯片。但黄昆表示质疑,于是要求对其进行复查。最终证明,这项研究成果涉嫌造假。现在很多专家学者,对同行的科研成果进行评鉴时,碍于情面,蜻蜓点水地提意见,充当老好人。殊不知,这样会助长科研中华而不实的坏风气。如果科学界都坚守求真务实的作风,我国的科研创新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书中提到的科学名家,不少人都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如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周培源、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他们的魅力不仅仅是学术成就,关键是都把知识和智慧,完完整整地献给了祖国。
这些科学家都有着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尤其是邓稼先等人,长期隐姓埋名,毫无怨言地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汪德熙(1913—2006)是著名高分子化学家,我国核化学化工实业的奠基人,在《先生的“潜伏”往事》一文中,萨苏讲述他早年科学报国的义举令人感慨。年轻的他,曾冒着生命危险辗转来到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发挥化学专业优势,从日制肥田粉中提取硫酸钾研制炸药。在突袭日军军火列车中,他还亲自引爆……
对于那些鲜为人知的科学工作者,本书中也同样予以尊崇。如密码算法专家章照止,曾为密码情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人称作“中国的眼睛”,可他视力残障,几乎是在失明的状态下从事研究;中国第一位计算机女程序员张绮霞,20世纪50年代以匠人般的精神在稿纸上编程;数学家龙瑞麟身患肺癌,在医院病床紧张的情况下主动回家休养,为了不影响妻儿,到屋外搞计算,直至生命烛光的熄灭。其实,在我国默默无闻献身科学的人远不止书中提到的这些,如不久前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就是生动的例证。
《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这本书中讲述的那些科学精英的故事,虽然和这个时代渐行渐远,但是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家国情怀和奉献品质,依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