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幸作为一名罗布泊钾盐开发的创业者和见证者,和大家一起回顾我们在罗布泊艰苦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并分享我个人在那难忘岁月中的一些感悟。
罗布泊大家都听说过,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而神秘的地方,被世人称为“死亡之海”。1999年底,我们追寻着先人的足迹进入罗布泊考察,因为在这片荒凉的地方,发现了丰富的宝藏——钾。
生命禁区中开天辟地
罗布泊钾盐的开发历程可以用两个词形容:一个是“苦”,一个是“难”。
苦呢,一个是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来罗布泊时,就像到了月球一样,在这里看地平线是弧形的,天空连一只鸟都没有。
还有一个是“心苦”。在这里,我们远离亲人和朋友,远离都市繁华,远离现代文明的生活,缺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甚至在亲人生病时无法照料,老人去世都来不及赶回去。在这里,我们留下过自己辛勤的汗水,伤心的泪水,委屈的苦水,甚至还有受伤的血水。
为了鼓励大家坚守,2000年国庆节期间,我们的员工自发绣了一面红旗,上面写着“学昔日大庆精神,创今朝罗钾辉煌”。
难,首先从资源角度讲,罗布泊盐湖卤水化学组成与世界上其他盐湖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任何成熟的技术可供借鉴。
当时,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根据罗布泊盐湖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开发出一套适合罗布泊资源特点的工艺技术。
第二是项目核准难。罗布泊地理位置特殊,项目审批涉及军事禁区和国家级野骆驼保护区,需经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多个部门审批。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是跑断了腿,历经了千辛万苦。
第三是项目融资难。当时,工艺路线能不能走通,项目能不能核准都是未知数,投资风险较大,加之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短期内没有回报,股东前期投入的资金远远不够,银行融资困难重重。
第四是吸引人才难。罗布泊钾盐开发,如果没有核心的技术团队,那就是一句空话。但罗布泊条件艰苦,待遇又不高,很难吸引人。当时公司董事会走遍全国去寻访、搜罗人才,经过一番考察,我们最后把目光锁定到了时任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李浩身上。
当时李浩同志条件非常优越,又即将从长沙调往北京工作,从江南鱼米之乡到罗布泊盐湖创业,他内心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我和他谈了三个晚上,后来又请我们的董事长和他谈。最终,李浩同志被我们的真诚打动,做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出任罗钾公司总经理。后来他讲,“作为一个老钾盐人,最打动我的是这么好的一片资源,如果能把这个事干起来,我也能够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个人,对得起家人”。
“死亡之海”升起一艘巨轮
化肥一直是国投的关注重点和业务重心。早在几年前,国投就对全国化肥行业进行过摸底调查,对国家缺钾的状况十分清楚。当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领导找到国投求援,希望国投介入,王会生董事长没有丝毫犹豫,只讲了一句话,“国家的需要就是国投的投资方向”。为了加快重组,国投先期打来2000万元资金,在关键时刻帮罗钾渡过了难关。说句实话,那时候2000万元对公司来说,比现在的2亿元、20亿元还重要。
正是在国投强有力的推动下,罗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走完了相当于美国犹他州大盐湖15年、国内同行30年的开发历程,创造了世界盐湖开发史上的奇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视察罗布泊钾肥生产基地时发出由衷赞叹,称罗钾公司创造了“人间奇迹”。
这些年,我们罗钾人践行使命,锻造出了一支团结向上、开拓进取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凝结出了以“情系‘三农’,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献身盐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流技术、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同心同德、敢于担当的团队精神”为核心的“罗钾精神”,打造了“罗布泊”品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罗布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硫酸钾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