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网闻”问切

    鱼浮灵不会致癌 但须规范使用

    作者: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22日 06版)

     “网闻”回放

     

        最近网上流传文章称“太活跃的鱼千万别买,可能含致癌鱼浮灵”。鱼贩为了使因缺氧而濒死的鱼恢复活力,会在水中添加一种名为“鱼浮灵”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含有铅、砷等重金属,会致癌。

     

        鱼浮灵是什么?真的会致癌吗?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指出,鱼浮灵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在水产品的养殖与流通环节确实都有使用,但带来的安全风险有限,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

     

        据了解,鱼浮灵俗称“固体双氧水”,其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鱼浮灵投入水中后,会水解为碳酸钠和双氧水,碳酸钠将提高水的pH值,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释放氧气,从而起到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效果。在活体水产品运输过程中,使用鱼浮灵能迅速为鱼、虾、蟹等提供氧分,不仅延长了它们的生命,而且还可以使因缺氧而萎靡的鱼虾活跃起来。

     

        目前,我国对鱼浮灵类增氧产品的使用还没有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不过,从其主要分解产物过氧化氢来看,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乐介绍,农业部第235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中规定,过氧化氢属于“动物性食品允许使用,但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

     

        从网络舆情来看,公众对鱼浮灵带来的安全风险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认为鱼浮灵在水体中分解产生的过氧化氢和碳酸钠,有一部分可能会被鱼的体表吸收或通过鳃进入肌肉,存在隐患;二是认为鱼浮灵作为化学品,其中可能含有铅、砷等重金属,可能致癌。

     

        针对第一种担忧,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副研究员黄鸿兵解释,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对鱼类的产品质量及其安全性一般没有负面影响,目前也没有任何实验证据和理由说明鱼浮灵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至于对重金属的担忧,他坦言,个别不法商贩可能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化工品过氧碳酸钠来替代渔业用鱼浮灵,这种情况下确实有可能存在引入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的风险。

     

        “但鱼塘的水体体积很大,要达到全池长效增氧的效果,使用鱼浮灵的成本远远高于普遍采用的机械法增氧,所以通常鱼浮灵的使用时间短、用量相对也很小。运输流通过程中鱼浮灵的使用时间一般也比较短。由于重金属在鱼体内蓄积需要一定时间,总体来看,因使用鱼浮灵带来重金属残留的风险并不高。”黄鸿兵说。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