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映满湘西孩子笑脸的照片,成为清华大学热能系大四学生姜超撬动社会公益资源的钥匙,也让他和小伙伴们完成了一次扎实的暑期社会实践。
照片下面,他这样介绍:在湖南吉首,不少偏远学校没有浴室,镇上也没有公共浴室,住宿学生只能在水池边用冷水洗漱。清华大学“湘西温度”实践支队计划开展一次公益教育调研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暑期实践,为三所偏远学校搭建太阳能热水供水系统,让住宿学生冬天也能洗上热水澡。
短短一个多月,来自85个人的60083元迅速在网络众筹平台汇集。带着这笔钱,“湘西温度”支队来到湘西,很快,3所学校700余名住宿师生,每人每周至少可以洗上两次热水澡。
每年的社会实践,成为国内很多大学的必修课。可囿于经费限制,也受到同质化、走过场的指摘。从向学校、院系伸手要钱,到积极黏合社会力量、变身“公益资源构造者”,公益众筹给大学生社会实践带来哪些新变化?怎样激活社会公益资源?这种模式能推广复制吗?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参加社会实践公益众筹的学生和指导老师。
从“伸手要钱”到“公益资源构造者”
选择用公益众筹募集资金搞社会实践的,不只是“湘西温度”。
几个月前,一批自称“象牙塔里白大褂”的清华医学生发起了“白衣乡路”医疗公益实践众筹。为改善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城河村村民的医疗条件,他们设计了包括常备内服、外用药的“清和小药箱”等项目,成功募集了2万余元。
“今年清华有13支社会实践支队采取公益众筹,获得了27万余元实践资金,全部用于服务地公共设施建设。”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贾曦介绍。记者登录如今在大学中颇为火爆的众筹网站发现,在其“公益众筹”频道,有1000余个项目,其中相当一部分由在校大学生发起。
当大学生社会实践资金来源从校内转移到校外,公益资金由线下募集到流行的线上众筹模式,“改变”撬动了什么?
“社会上有很多闲散的、找不到合适渠道的公益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模式锤炼自己。”姜超说。可在整个众筹过程中,他也捏着把汗——众筹看似降低了实践资金的获取门槛,可要想真正盘活公益资源,只靠动人讲述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还要让每个捐赠者有实实在在的参与感和知情权。
为了说服捐赠者,社会实践开始前,姜超就专门用一周时间去吉首实地调研,测量数据、设计完整的浴室改造方案。
在众筹网页上,他们贴出了精确预算:12台热水器需要48000元,浴室改造的管材2180元、零件3900元、人工费以及机器加工费21920元。“项目结束后,我们会给捐款人邮寄活动报告,里面会有整个项目的资金明细、实践照片以及资金去向。”姜超说。
公益众筹,带来社会实践常态化
“学校有实践经费,但往往‘僧多粥少’,只能申请到少部分补助。学生们要想做点实事,经常要往里贴不少钱。久而久之,很多团队只愿意选些虚浮的选题走走过场。”湖北某高校团委老师杨超告诉记者,以往该校院系立项的实践支队只能得到1000元的资金支持,学校立项的有2000元左右,可名额有限,要经过“严酷”拼杀。不少学生为图省事,干脆自己找关系盖个实习证明章:“众筹不仅扩大了社会实践的资金来源,还是学生身体力行,向公众传播正能量的过程。”
当众筹遇上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常态化成为可能。
“原来的社会实践模式就是6月、7月报名,8月、9月干活,10月总结。众筹平台把它变成了一个长线的项目经营过程,学生不再受时间限制,只要有好的项目、筹集到资金,就能做事。”杨超说。
贾曦更看重的,是学生公益众筹过程中经历的锻炼。这也让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得到了强化:“公益众筹是对捐助人有承诺的。从项目设计、预算到进展反馈,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过程,能给学生极大的锻炼。而且在众筹过程中,那些具有更丰富资源、经验的公益人士也会给学生指导。今年我们就有社会实践项目吸引了一些慈善基金会的关注,共同推进项目。”
创意和公信力缺一不可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也指出,尽管公益众筹让募集资金变得更简单,但众筹成功并不是简单的事。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4年众筹网公益频道上线的500多个公益项目,最终达成筹款目标的只有159个。
大学生公益众筹如何才能走向专业化、品牌化?
众筹网公益众筹合伙人张舒认为两大因素必不可少:一是项目要有创意,要有明确的产品且具备可持续性。二是项目发起者要具有公信力,要透明,要熟悉网络传播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要加强学校专业教育:“众筹作为一种资金往来,是不是真的能够用于公益是人们最关心的。作为学校,应当给经验欠缺的大学生必要的引导,形成正确价值观。如果有一次把资金用坏了,那么社会公信力会受到影响。”
“只有亲身体验了,同学们才能知道众筹做慈善是怎么做的。”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学生们在做众筹时一定要注意专业化、组织化,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可以考虑与社会上比较成熟的基金会等专业机构进行合作,从而获得更专业的指导。”
(本报记者 邓晖 本报通讯员 吴凡 康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