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职教研究

    寻根探源 继往开来

    ——纪念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

    作者:刘志芳 《光明日报》( 2015年12月15日 14版)
    中华职教社社徽

        今年的12月21日,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新中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逝世50周年的日子。今天,我们应该深深缅怀这位为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奋斗了一生的伟大教育家。以此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彰显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助长创造精神,培养治事才能”

     

        1878年,黄炎培先生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县的“内史第”,成长于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年代。民族的苦难,国家的危亡,催促着他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1902年,他在南洋公学师从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蔡元培,受恩师影响,他从改革与生产劳动相脱节的传统教育入手,兴教育,办学堂,开启民智,唤醒民众,探求强国兴邦之道,挽救国家民族危亡。

     

        1905年,在实业家杨斯盛的资助下,黄炎培先生创办了浦东中学,以“为国育才”为办学方向,邀请社会名流陈独秀、沈雁冰、恽代英、郭沫若及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来校讲学。该校教学质量之高,闻名遐迩,在当时赢得了“北南开、南浦东”的赞誉,培养出来的学生英才辈出。

     

        1932年上海沦为孤岛后,黄炎培先生和职教社的先贤一起在上海法租界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内创办了位育小学,“位育”取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寓生长创造之意。1943年,又创办了位育中学。该校先后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英才,被誉为培养大学校长的摇篮,陈佳洱、田长霖、陈敏恒、陈秉衡、王生洪、曾繁仁、陈祖德、吴启迪、周家伦等皆为该校校友。当时,位育小学的《章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尊重儿童个性,满足生活需求,锻炼健康体格,激发爱国思想,助长创造精神,培养治事才能,提高作业兴趣,指导休闲活动。”这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30年代上海的学校中极为罕见。

     

    “教育不与职业相沟通,百业之不进步”

     

        黄炎培先生对中国教育最大的贡献就是从推广职业教育入手,提出了全面改革中国教育的主张。先生足迹遍及当时国内28个省中的25个,通过大量的考察,发现学校与社会的脱节是造成旧教育种种弊病的根源,“教育不与职业相沟通,百业之不进步”。为此,他始终把沟通教育与职业作为改革中国教育的一条主线。

     

        1915年4月,他随中国游美实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两个月内,访问了美国25个州的52所各级各类学校,并与教育界、实业界人士广泛接触。面对美国生机勃勃的职业教育,多年来郁积在他心头上的中国教育道路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他说“观其职业教育之成绩,益觉我国教育之亟宜改革。”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伍廷芳、张元济、宋汉章、穆藕初、蒋梦麟、郭秉文等知名人士48人,在上海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成立大会上,《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中第一条就开宗明义说:“本社之立,同人鉴于吾国最重要最困难问题,莫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从教育入手,进而谋职业之改善。”

     

        而今,即将走进百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已经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组织,在助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时任省委领导亲自关怀支持下,更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县一级建立职教社的省份。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黄炎培先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富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至今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

     

        他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既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本质,也揭示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他提出的办学方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虚实互证”“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的通行做法。

     

        他提出的“敬业乐群”,已经成为当今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

     

        他提倡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主张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立社宗旨,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从而奠定了他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黄炎培先生提出“办职业教育,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地去做”。他身体力行,不仅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拉开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帷幕,还“以例示人”,在1918年创立了我国近现代第一所正规的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最富有实验性的学校”。

     

        1943年抗战的烽火年代,他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办的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以“读书救国两无荒,文兼武”为办学宗旨。如今,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的基因和血液仍在流淌,1950年会计科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为上海财经大学),土木科并入同济大学,商科并入国立复旦大学,机械工程科并入交通大学(今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他还领导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面向社会免费开展职业指导服务;他试办农村改进试验区,在促进农村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新中国建国前,黄炎培先生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已有社员3万多人,出版刊物、书籍120余种,创建学校10所、职业补习教育机构49所、职业指导机构25处,兴办农村改革事业30处。

     

        如今,中华职业教育社已走过98年的风雨历程,成为了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以及社团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人民教育团体。今天,这一老团体,正努力继承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以勃勃生机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推动着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向着创新发展的道路继续改革前行。

     

        谨以此文,深刻追念黄炎培先生。   

     

        (作者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研究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