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同心县,有个自称“小草”的网络红人。他给那片寸草难生、渴得冒烟的大地留下了宝贵的绿荫。当地回汉群众说他:“老马走过的地方,都能留下一片绿荫。”
今年10月,2015中国消除贫困奖在北京揭晓。一些宁夏人惊喜地发现:排在6个“感动奖”首位的同心县扶贫办主任马希丰,就是那个几乎天天都在网上以“我是一棵小草”发声的人。在此之前,他曾获得过2011年度“感动宁夏”提名奖等许多奖项。
一个贫困县的普通公务员,做了什么事会一次次令人“感动”呢?
“办公室”在乡间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同心县,是个回族人口占85.6%的国家级贫困县,那里农村有三分之一的人还没有摆脱贫困。2007年,同心县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早年曾在部队服役、先后在同心县多个单位工作的马希丰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同心县生态移民指挥部下属部门的一名负责人和县扶贫办主任。
同心县地域广阔,山大沟深,居民居住分散,在那里搞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工作,注定不会轻松。马希丰不得不一次次上门去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讲解党的政策、分析移民的利弊。一次两次不行,他就三次四次登门,直到说服为止。为说服一户姓张的群众,他甚至去过十余次。
动员贫困群众搬迁,只是马希丰艰苦工作的一部分,还有大量工作需要他亲力亲为,其中,为移民选择新家园、监督新居建筑质量,是他最操心的事。他常说,不能让移民搬出窑洞再住进危房。他为自己制定了“不怕受苦、不怕受累、不怕得罪人”的“三不”原则。他随身带一把卷尺、一个铁锤,随时到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毫不留情,有时竟然亲自动手推墙拆瓦,甚至住在工地上跟踪监督。
马希丰说,他办公的地方,不在办公室,而是在村部田间、农家炕头、建筑工地。为此,他一年四季都奔波在乡间的土路上,几乎每天都要在农村跑三四百公里,就是星期六、星期天也很少休息。仅仅3年,他的一辆新车就跑“趴窝”了。由于土路颠簸,连方向盘上的皮套都磨破了。
“网络红人”
自从事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工作以来,马希丰已经跑遍了全县8个贫困乡镇的100多个自然村,有的村他甚至去过十余次。马希丰还注意运用互联网来推动扶贫工作。
马希丰很早就有记日志的习惯。自2008年做扶贫工作后,他便开始写“移民日志”,并以“我是一棵小草”的网名在“同心网”的“网上论坛”栏目发表。他在那里讲解当地的移民政策、记录基层调研的情况、讲述移民群众的故事、与网民分享自己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也解疑释惑、回答群众提出各种问题。令马希丰十分高兴的是,这个“移民日志”影响越来越大,网友跟帖越来越多。8年时间,他写了1000多万字,发出1万张图表、图片,回复网友提问1万次,他这个栏目的点击量也达到了100万次。马希丰兴奋地说:“我的日志既是检验扶贫工作的一面明镜,也在移民工作者和老百姓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因而在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推进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令许多人惊讶的是,马希丰上千万字的“移民日志”,竟是他用一根手指敲出来的。由于年龄较大,他只会用一根手指一下一下地敲。他的这身“功夫”,被同事们称作“一指禅”。几年来,他每天都是早早起床,在上班之前发帖,回答网友的提问。
不肯为住宿多花一分钱
经过马希丰在内的各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同心县已将2.6万户、近11万人搬出大山,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大大改善。在这些移民项目中,由同心县组织实施的项目就有20亿元,此外还有移民群众缴纳的6.5亿元建房款。因此,有人认为这个工作是个“大肥缺”,马希丰的手头可能很宽裕。
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马希丰非常“抠门”。到银川开会,他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为的是省点差旅费。他出差舍不得住大饭店,常常在小宾馆凑合。他对同行的司机解释说:“只睡几个小时,就花那么多钱,真是划不来。”每次出差前,他总是让司机买足干粮,不再进餐馆。至于下乡,他更是从不领取下乡费。
2008年5月,马希丰在工地上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但工地离不开人,他没有回去看望父亲。没想到,父亲竟在几天后去世了,他这才赶回去料理父亲的后事。
作为扶贫办的主任,他常常告诫自己和同事:“个人的钱可以为公家花,但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装在自己的口袋里。”
(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