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上,阿里巴巴天猫的最终交易额达912.17亿元。而2014年美国感恩节购物季的网络成交额,也不过约417亿元人民币。
1995年萌芽至今,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不断扩展深化的发展过程。2013年,电子商务催生出新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景观,加速了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化”,“电子商务经济体”开始兴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和移动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一直在坚持跨地域、跨国界的平台建设。对中国数千万中小企业而言,第三方的巨型交易平台是最佳的选择,能够获得信息匹配、电子支付、物流对接、云计算资源等一系列服务,降低了创业创新的门槛。
一般的网上卖场只提供交易平台,对买卖双方并无绝对的约束力。2003年10月,淘宝试探性地发布了“支付宝”服务——买家将货款打入淘宝提供的第三方账户,确认收货后再将货款支付给卖家,大大降低了风险,成交率节节攀升。
如今,支付宝用户数量已经突破2亿大关,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大增强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解决物流问题,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家公司共同组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个连接商家、仓配服务商和配送企业的大数据平台,聚合了近千家物流服务商,在全国12个节点城市建成仓储系统,并实现了货通217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成立“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小组”,牵头推动和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并正式启动“千县万村”计划:投资100亿元,建立一个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各地发展农产品原产地直销。
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将通过旗下的“一达通”平台,向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发放“出口补贴”,进一步推进整个外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通过提供计算能力、信用体系、交易流程等服务,多角度、多方式地助力了传统零售商转型升级。以淘宝网的服装类目为例,目前已形成一年5000多亿元的交易规模,带动了上万家中小服装加工企业的转型。阿里巴巴的“淘工厂”项目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柔性制造平台,将淘宝平台的服装商户与工厂连接起来,让工厂在互联网上承接生产订单。
如今,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云计算、网络第三方支付、网店运营、咨询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
“‘双十一’至少要办100年,也许要比阿里巴巴活得长,因为它会变成全球性的日子。”马云为阿里巴巴勾画出了全球化蓝图。(本报杭州12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严红枫 本报通讯员 佟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