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三五”时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这一制度对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未来应如何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轮作休耕具有多重意义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然而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多重挑战,我国用全球8%的耕地生产了全球21%的粮食,但同时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粮食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一年两熟,南方多地一年三熟,土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影响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教授秦富指出,科学推进耕地休耕顺应自然规律,可以实现藏粮于地,也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国内粮价居高不下,粮价倒挂使得国内粮食仓储日益吃紧,粮食收储财政压力增大。
“这种情况也表明,适时提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指出,耕地休耕不仅可以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潜在农产品生产能力,同时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也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李国祥指出,轮作休耕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环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轮作休耕要避免“非农化”倾向
当前,耕地轮作休耕应如何试点推进,休耕是否意味着土地可以“非农化”?
对于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
“休耕一定要避免非农化倾向,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国内国际环境决定的。”在郭天财看来,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郭天财分析,中国是一个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化加快推进,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而从国际上看,受油价上涨、气候变暖、粮食能源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给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处于偏紧状态。
“休耕不是非农化,更不能让土地荒芜,可以在休耕土地上种植绿色植物,培肥土地,而在东北地区则可以采用秸秆还田办法,利用粉碎、深埋等技术形成有机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改善提高。”李国祥指出,轮作休耕离不开科技支撑。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尚勋武则认为,从科技角度讲,采取耕地轮作制度可以减轻单一物种种植带来的土壤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对于解决南方部分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未来试点中逐步推进。
轮作休耕应科学统筹推进
轮作休耕制度在我国仍是一个新生事物,未来如何科学推进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一制度可以在哪些区域先行推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
“轮作休耕制度要与提高农民收入挂钩,这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补贴制度。科学制定休耕补贴政策,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促进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从‘黄箱’转为‘绿箱’,从而更好地符合WTO规定。”秦富指出,轮作休耕必须考虑中国国情,大面积盲目休耕不可取,而是要选择生态条件较差、地力严重受损的地块和区域先行,统筹规划,有步骤推进,把轮作休耕与农业长远发展布局相结合。
李国祥建议,要制订科学休耕计划,明确各地休耕面积和规模,与农民签订休耕协议或形成约定,还可探索把休耕政策与粮食收储政策挂钩,统筹考虑,从而推进休耕制度试点顺利推进。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