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QS”发布了201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by Subject)。我国在教育学科能进入前50位的高校有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继2014年之后,再次成为唯一入围全球教育学科前50位的内地高校。在本年度世界大学教育学科排行中,QS设定的评价指标包括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篇均论文引用率和H指数(用于评估研究人员学术成就的参数,H指数越高则表明其论文影响力越大)四个方面。可见,我国高校在教育学科上已拥有较好的前期积淀和发展前景。
然而,由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扩招,就业途径的限制,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存在弊端等原因,使得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三大问题:
就业观念使得结构性就业问题突出。长久以来形成的就业观使得学生在职业定位和区域选择上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和制约性。因此,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在寻求就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结构性就业难”的现象:一方面学生认为就业空间狭窄,对口岗位需求的饱和度降低,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理想的人选;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感到优质教师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大批学生主观上宁愿选择在大城市待业或是低水平就业。这些怪象无不暴露出学生就业期望和现实情况间的差距,也揭示出教育学硕士就业困境中的普遍性问题。
人才培养体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脱节。较多研究显示,就业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岗位进行了更精确的划分,而我国高校教育学硕士仅有较少比例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硕士毕业生的输出目标以职业为导向,而从事教育理论原创性研究和基础研究的人才则更多集中在博士层次来培养。但目前教育学硕士在培养目标、学制、课程体系及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设置上,还是以学术型导向为主,并没有随着就业导向的变化而变化,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掣肘就业的实现。比如,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规范性不够,择业过程中竞争的公平性缺失,选拔标准的合理性欠缺,就业实现途径的公开性不足,以及户籍制度的亟待改革,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都成为制约教育学硕士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三大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多方主体共同着手来改善教育学硕士就业面临的困难:
对政府来说,不仅应在拓宽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上打开新局面、取得新进展,还应完善相关的配套(如户籍改革、退休养老、失业保障等方面)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统一、公平的社会就业保障制度中实现公开、公正的双向选择和合理流动;
对用人单位来说,依据岗位要求提出切实的选拔标准,摒弃含有歧视性的、错误的用人观念,合理选拔和接受人才,加强吸收该学科毕业生的消化能力,承担起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对高校来说,针对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应依据学生的职业规划采取分流的培养方式,应从过去单一的学术型定位向“双规制”,即以应用型为主、兼顾学术型的定位模式转换,同时还应积极发挥并完善就业指导部门的作用与职能;
对学生来说,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以往拘泥于传统教育职业的择业观念,积极调整求职策略,探索创新就业机会,还应苦练内功,重视自身竞争力的培养,为达到就业岗位的标准要求不断积攒真才实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