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说:“是读书让我走出了黑暗。”
在逐渐失明的十年里,她用越来越微弱的视力阅读了100多本中外名著和专业书籍。失明后,她用听书软件每年阅读图书20本以上。“书本里有小人物的呐喊与拼搏,我最喜欢《活着》里福贵这个人物,他的遭遇比失明还要凄惨,然而他还是拼命活下来了,支撑他的绝不仅仅是求生的本能,还有坚持、乐观和希望。”
用坚持换来光明
在白云三中的校园里,只要刘芳出现,孩子们就争着上去给她当“小拐棍”。其实,学校里几乎每个角落她都可以独自行走,下两层楼,转5个弯,轻松找到洗手间。在家,她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炒菜、在跑步机上锻炼。看似轻松的背后,刘芳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绊倒、磕伤、撞墙、烫伤,现在她的小腿上还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绝望、沮丧、灰心,她想过放弃。但她又一次次对自己说:要在黑暗中活出光明,就必须坚持。
教务处的代水燕老师至今还记得刘芳当年学习计算机盲打时的情景。“每天中午,刘芳就会来到办公室,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学习盲打,天天如此,风雨无阻。一开始是我教她,后来是她教我。”正是掌握了高超的盲打技术,她先后完成了两部小说,一部17万字,一部28万字。
在她第一部小说出版拿到稿费的时候,刘芳资助了10名困难儿童继续学业。小钟是刘芳帮扶的一个残疾学生,在读初三时刘芳为他安装了一个价值5万元的假肢。“我力量有限,但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
用微笑驱散黑暗
刘芳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看似并不新鲜的励志话语从一位盲人口中说出,让人感到格外厚重。刘芳的父亲从外省参加“三线”建设来到贵州,父辈以苦为乐、艰苦奋斗的经历为她乐观豁达的性格打下了底色。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说到兴头上,刘芳唱起了豫剧。她不仅喜欢唱歌、唱戏,还喜欢作诗、朗诵。学校的文艺演出,学生们的相声、双簧等节目都是刘芳自编自导。“她总有讲不完的笑话,大家都喜欢跟她在一起。她最吸引人的品格就是乐观,只要接近她好像就没了烦恼。”刘芳的同事兼好友毛艳红说。
“没有人是完美的,要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刘芳这么激励自己,也这样教育学生。2013年,一个学生因为亲眼看到车祸中母亲失去了生命,一蹶不振,性格大变,成绩也一落千丈。刘芳主动认这个男孩做干儿子,经常找他谈心,给他买小礼物。她对他说:“你没有了妈妈,我可以继续爱你,做你学校里的妈妈!”孩子哭了,她也哭了。阳光般的母爱又唤回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她把乐观向上传递到指尖,经过无数次熟练的敲击,2013年,中篇小说《石榴青青》出版了,一群个性鲜明、风趣幽默、热爱生活的西部农村教师呼之欲出。他们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跃然纸上。评论家们惊叹:作者对生活具有超凡的敏感!在小说的前言中,她写下:“一条河,在地面奔腾时是一条河,在地下流淌时还是一条河,最后它们都奔向了大海,在那里它们的灵魂是平等的。”
用希望重见蓝天
有人问刘芳,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她说:“我不能看见我长大了的儿子。”在厦门上大学的儿子是刘芳最大的牵挂,也是她的希望。儿子几乎每天都打电话激励妈妈,而她也每天用键盘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给儿子看。
刘芳的希望当然不仅仅是儿子,她有爱她的丈夫,还有离不开她的学生和同事,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芳爱写诗,声情并茂地朗诵让每位听众动容。有一首诗题为《有人问我》,折射出她人生的感悟和坚毅的品格:
有人问我,你还记得那些山川湖泊的模样吗?/我说,记得/山都有着坚毅的下颌,水有着迷人的烟 波/弯弯曲曲是人生必经的路/高高低低是生命必备的坡/起起伏伏是那首唱也唱不完的老情歌。
有人问我,看不见了你会孤独吗?/我说,孤独/孤独是我成长必经的道旁树/孤独是你给我一个思念的空间/孤独是你让我想想曾经的云霞满天。
别再问了,请别再问我了/残缺,是我永远的名 片/微笑却是你镀金的请柬/请给我一个饱含深情的拥抱吧,我就是你心里那片明媚的天。
(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