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

    “铁质”审计官陈玉晋

    作者: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魏国 本报通讯员 王沛 《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24日 01版)

        有人说,他有一副铁打的身板,从事军事工程审计28年,不知钻了多少地沟、爬了多少层楼,每年有一大半时间泡在建筑工地上,从不知疲倦。

     

        有人说,他审计的都是“精品铁案”,参与或独立完成3300多项工程审计任务,每一桩、每一件都是板上钉钉,从没有一起审计结论被推翻。

     

        有人说,他是审计执业的“铁公鸡”,只要他出面,不该赚的钱一分都拿不走。

     

        他就是陈玉晋,济南军区审计局审计事务所高级审计师,被官兵誉为“铁质”审计官。

     

    忠诚于党

     

        “忠为大,当好兵。”这是陈玉晋父亲的临终遗言,也是他从军30多年的人生信条。

     

        1984年,刚满20岁的陈玉晋奔赴前线,参加南疆战事。就在这时,他的父亲突然遭遇事故危在旦夕。“父嘱你忠为大,当好兵。”一封短短数字的电报,让他面临着忠与孝的抉择。

     

        含泪读着父亲的叮嘱,陈玉晋心里发誓,此生忠诚于党,为党奉献一辈子。也是在这年,他参加全军统考,被军事经济学院基建财务专业录取。

     

        20世纪80年代,陈玉晋从军校毕业不久,适逢军队审计工作刚刚起步。在很多人看来,管钱管物才“实惠”,工程审计是“冷衙门”,都不愿自讨苦吃。在军队征求陈玉晋转岗的意见时,他只有一句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驻守在位于渤海海峡的南长山、大钦岛上的官兵,不会忘记那年1月怒卷的波涛,陈玉晋带人在海上颠簸5个多小时,赶来测量这两个岛上刚刚修建的3处新码头。人刚登上岛,大雪借着风势,直扑而下,不一会儿狭小的岛上就银装素裹。

     

        “现在很危险,还是等天晴雪化了再测量吧。”官兵们劝他。

     

        “时间不等人,早一天测量审计完,就早一天完成任务。”陈玉晋倔强地系上安全带、抓住系船柱,第一个来到冰冷刺骨的海边。等测完,由于在海风中吹刮时间太长,寒气入骨,陈玉晋的双腿只感到冰冷麻木沉重。

     

        “他把对党的忠诚化成对岗位的坚守。”军区审计局局长任秀祥说,从事审计工作28年来,陈玉晋拒绝了30多家地方公司的高薪聘请,扎根工程审计一线,完成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任务。

     

    铁嘴难驳

     

        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激烈较量。

     

        2013年年初,驻豫某医院外科病房楼建设审计工作一开始,听说过陈玉晋名声的施工单位就派出一个包括两名副总、两名项目经理在内的最强谈判团队,准备给陈玉晋一个措手不及,以便多赚些工程款。

     

        “我们购买材料的实际价格,比当地市场价高,结算应该按购买价格执行。”

     

        “你们没有经过监理方与建设单位确认实际购买价格。去年刚出台的规定明确要求,没有施工单位与监理方和建设单位三方的共同确认,就应该执行施工期的市场价。”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靠着娴熟的业务知识和严谨的现场勘查,谈判桌上,陈玉晋“舌战群儒”,有效维护了部队利益。

     

        很多人说陈玉晋长了一副“铁齿铜牙”,怎么都驳不倒。但铁嘴都不是天生的,尤其是在涉及建筑、财政和法律等数十门专业知识的审计领域,不经一番苦功,根本练不成。陈玉晋是怎么做到的?记者在陈玉晋家里找到了答案: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公寓房,满满当当摆了几千册书籍。

     

        那年搬家,陈玉晋在外审计,妻子李永红发了愁,鼓鼓囊囊35袋书,怎么搬?

     

        “老陈,有些旧书要不就处理掉吧?”李永红用商量的口吻说。

     

        一向温文尔雅的陈玉晋,当即在电话里喊了起来:“一本都不能丢,那是我的命。”

     

        每遇新法规、新标准、新规范出台,陈玉晋都第一时间参加培训,向有关专家请教。正是靠着这种执着钻研的精神,陈玉晋练就了“问不倒”“一口清”的硬功。

     

        一次,陈玉晋审计某仓库工程,一下子找出16个问题,依法将90万元的结算款审减掉47万元。施工单位经理不服,带着两名预算员一起到定额站“讨说法”。陈玉晋逐条逐项对这16个问题的裁定进行详细陈述后,定额站站长不无惊讶地说:“新定额标准刚刚颁布,我们还没有你研究得细,你说得条条在理。”

     

    一心为公

     

        “玉者,纯洁坚硬,拒染一丝杂质;晋者,追赶太阳,热爱光明。”这是陈玉晋对自己名字的解释。

     

        人如其名,名是其人。“这是一点心意,还望你能通融通融。”2012年底的一个晚上,一位工程负责人趁着深夜,用牛皮档案袋装满钞票,敲开陈玉晋的家门。“工程审计一是一、二是二,决不能通融造假,这是半点都不能破的原则。”陈玉晋直接将其挡在门外。

     

        多年来,所有与陈玉晋打过交道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陈玉晋心中紧绷着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不与施工人员私下见面,不接受吃请,不收任何礼品礼金。

     

        这道底线,匡正着陈玉晋手中“铁笔”的走向。一次,审计结束比较晚,配合审计的施工人员提议:叫外卖。有人觉得这并不违反纪律,但陈玉晋却说,军队“审计十不准”对此有明确要求,我们不能接受。

     

        “手中笔提起来轻松,落下去却关系着军队工程投资效益,关系着官兵切身利益,关系着军队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陈玉晋深知,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辈子的污点,永远洗刷不掉。因此,他不仅提醒自己慎独慎初,使手中“铁笔”始终不偏不倚,同时严格约束家人,与妻子“约法三章”:凡是与工程审计有关的人,一律不让进门;凡是打着陈玉晋旗号请吃饭的,一律不能参加;凡是送来的礼品礼金,一律不许接收。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魏国 本报通讯员 王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