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福建龙岩举行的“龙岩籍互联网新锐高峰论坛”上,13名龙岩籍互联网新锐聚首分享了互联网创业的真知灼见,为龙岩电商加快发展、特色物产“走出去”献计献策。
一段时间以来,龙岩市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热潮不断兴起。如今,龙岩各类优质农产品通过电商走出山门,改变着农民的生活、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过上了互联网新生活。
电商成为新追求
前些年,大学毕业的廖炎河回到古田五龙村开始传承家族的米酒制法。“今年自家米酒有一大半是依靠线上来销售的,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的订单接踵而至。”小廖尝到农产品电子商务带来的甜头。
回到家乡,探索农村市场拓展的新模式、新空间,共同创造农村电商发展的“龙岩模式”,成为很多龙岩人的新追求。
打开“四季三餐”网站,点击一下,不到半小时就有人将你需要的新鲜蔬菜或肉制品送上门;福建农产品网上超市入驻商家700多家,展示农产品4800多种。这些本地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正影响着龙岩人的生活。此外,龙岩供销微商城、中国花都网等还在不断涌现。
今年“五一”小长假刚过,家住龙岩市区的邱女士与龙岩电商产业园家居汇有限公司签订了人事聘用合同,出任该公司的行政总监。这是龙岩电商产业园运营中心服务电商企业、实现人才与企业对接的又一成功案例。龙岩电商产业园为企业在“建网军”“畅渠道”方面构筑了坚实人才保障。
面对龙岩未来的电商发展之路,福建龙岩市委书记梁建勇思路清晰:龙岩农村有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农副产品,也有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要借助电商的平台,拓展农副产品的销售空间。
生态成为新特色
曾几何时,重重山门是龙岩老区加快发展难以迈越的一道坎,守着省内数一数二的绿色生态环境和众多优质的农产品,捧着绿色生态金娃娃,苦于市场太远难以发展。
龙岩丰富的物产如何“走出山门”销往世界各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电商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绿色生态优质农产品,让龙岩农业转型升级有了“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6月18日,淘宝·特色中国龙岩馆开始试运营,闽西八大干、河田鸡、白鸭、槐猪、黄(黑)兔、龙岩咸酥花生、泡鸭爪、兰花等久负盛名的名优特产以及众多肉制品、笋竹制品、茶制品、粮油制品、菌草制品等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实现在线销售。
目前龙岩市共有28家龙头企业、15家示范企业和3家示范家庭农场开展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
“其实,‘互联网+农业’并非单纯的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岩市农业局农情科教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它还包括农业信息化和物联网,“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用水、用药、施肥等都不用耗费大量人力,还能对农作物进行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和灾变预警。”
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新模式
“江南一带也有很多人卖凉席,但龙岩的特色是麻将席。”“闽西淘宝第一村”新罗培斜村村民华永良十分看好竹席市场,“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接到五六百单。”在培斜村,几家快递公司的员工正沿着淘宝街挨家挨户收件打包,茶叶、坐垫、变色杯等当地特色产品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长汀庵杰乡涵前村,一栋两层民房的一楼,经过简单“装扮”后成了农村淘宝服务站。“掌柜”是90后张毓青。“红茶、绿茶、白莲子是庵杰‘三宝’,我要让更多的外地人尝尝家乡的味道。”她说。
今年3月,龙岩长汀与阿里巴巴公司正式签订农村淘宝项目,成为福建省第二个农村淘宝试点县。仅仅半年时间,龙岩七个县(市、区)实现农村淘宝项目的全覆盖。
据不完全统计,龙岩市已注册登记成立的电子商务企业约有200家,电商、物流、仓储、配套关联企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左右。电商企业或从业者依托淘宝、天猫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近3500家。去年,龙岩市电商交易总额达144.88亿元。
“要想生产生活好,就来用农村淘宝。”时下的龙岩老区,城乡处处“触网”谋发展,农村电商正以迅猛之势崛起。
(本报通讯员 孔素芳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