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集电视连续剧《大舜》在某卫视已经播完一段时间了,但剧中那些在“统一大业”“治水为民”的口号下所出现的一幕幕族群之间惨烈的战争场面,在观众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其情节、人物和语言更是让人越往细想越是困惑。今就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我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就正方家。
该剧宣称是还原揭秘4600年前上古时期的历史巨制。然而,创作者采用今为古用甚至以今代古的方法进行创作,使剧中所展现的社会背景、情节场面、人物衣着、文化思想及语言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历史常识存在出入,与原始社会的真实面貌相去甚远。比如,剧中的社会组成并不是新石器时期的族群或部落联盟,而是国家机器已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状态。史界为溯源中华文明所提及的华夏、东夷或长江文明的地域性界定名称,在剧中却成为疆界分明、纷争不休的三大截然不同的王国,各由尧、舜、三苗大酋长为代表,各自拥有数万大军,能够千里远征。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尚未到来的年代,剧中士兵用的不是石斧骨刀,而是金属制大刀长矛、箭壶佩剑。本是物质生产不甚发达的阶段,人们穿的却不是荷衣卉服或蒲麻兽皮,而是阔服宽披,吏衣专色,兵服同装,街道熙攘宛若宋唐之市,赏军励士出手便是多少车粮,多少匹军马。更大的原则问题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剧中却将其转变为后世阶级社会围绕统一王权而展开的各种征战,实在不应该。
《大舜》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与历史典载和传说也存在一些偏离。虞舜青少年时期就没了娘,受了很多苦,在当地东夷传说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该剧却写成了舜有两个娘,“二娘”还将舜母子赶到山林中,这与《史记》中“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之记载相悖。从前几辈就“微为庶人”的瞽叟,在剧中却成了部落酋长,与舜产生诸多矛盾。“舜耕历山”在剧中被演绎成舜具有神技,可以让野象耕地。后来舜又变成了西方式的角斗士,与三苗大酋长比剑术并赢了他。所谓“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本为古人描述舜得人心、众人投聚之语,该剧却将其简单地演绎成舜三年便把一座大都城妫汭建成了,这在人力物力和工具都相当贫乏的原始社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剧中诸如此类值得商榷之处还有很多。
此外,剧中人物所用语言也有一些不妥之处。比如,舜称帝后,本应被称为“虞帝”,剧中无论上辈、平辈和下辈却都以“舜帝”相称,有悖中华传统礼仪。剧中人说着现代汉语,甚至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语言,比如“共同开发,互通有无”“减轻负担”“人力调配”“进度质量”“建立中央权力”等,让人有一种穿越之感。
历史的真实,是历史剧的灵魂,应该作为衡量创作的尺标。如果失真失实,剧中任何情节场景的设计和人物的设定及“完成统一大业”的政治说教,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反而会产生对该段历史认知的误导和混乱。近年来,在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特别是影视创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对历史题材甚至近代战争题材杜撰戏说的趋势,这对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维护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渊源和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先祖先贤的崇高形象、品格和精神,就是维护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是坚守民族文化神圣不容破坏的底线。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所以电视剧创作应该尊重历史,不能乱改乱编。